材料一 棉花在中国堪称纺织原料中的后起之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元代王桢的《农书》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臬苎(xi zhu,麻类植物),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一一摘编自《中国棉纺织史》
棉花在中国堪称纺织原料中的后起之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元代王桢的《农书》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06:34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4-06 14:1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19-07-31 09:52
“布衣”是什么布做的?古代说的“布”,是今日的麻布!古时中国盛产各种麻类,用麻织布历史悠久,棉花产量曾经甚少。古代衣料的优劣次序是绸缎为首,棉布上乘,麻布是最为普通之物。
中国麻纺织的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大麻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
黄麻布和亚麻布自宋代开始生产。在麻纺织技术形成之前,人类用石器敲打,使麻类植物变软,然后撕扯成细长的缕,用以搓绳或编结成网状物。
中国麻纺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原始手工阶段(公元前21世纪以前),手工机械纺织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70年),动力机器纺织阶段(1870年以后)。
脱胶技术
最早的麻脱胶方法是自然沤渍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时代又盛行于黄河流域。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陕西宝鸡西周墓、江苏六合东周墓和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认出经过脱胶的痕迹。秦汉时期,人们已能准确地掌握沤麻季节,即夏至后20日沤麻,麻的柔软达到类似蚕丝的程度。到北魏时,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脱胶的技术关键。如水质要清,用浊水则麻纤维色泽转黑;水量要足,水少则麻纤维易脆;沤渍时间要适中,太短则脱胶不够而难于剥皮,太长则脱胶过头而损伤纤维。在山区,还有冬天用温泉水沤渍使纤维柔和的经验。到宋元时,人们总结出感官鉴别法,学会从沤池中水色、浓度、水温和麻株表面的滑腻程度来判断脱胶的程度。这一方法直到现代,农村中仍广泛沿用。古代苎麻脱胶是将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练,其历史比沤渍法稍晚,大约在春秋时形成。
灰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楝木灰汁,属纯碱物质;另一种是蜃蛤壳烧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陕西宝鸡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苎麻布,经检验分析,是经过煮练脱胶的,其部分纤维呈单根分离状态。可见当时在掌握灰质比量和煮练时间上已有一定的经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经检验分析,纤维上残留胶质甚少,大多数纤维几乎呈单根分离状态。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大量苎麻絮,经金属光谱分析证实是经煮练脱胶的,其纤维分离程度也十分良好。这证明秦汉时煮练脱胶技术又有了提高。
到宋元时,又出现各种麻脱胶的新工艺,主要有:
①先将麻皮绩成长缕并纺成纱,再先后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后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练,冲洗晒干后织布。
②纺成纱后,先与干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练,冲洗干净后,摊放在铺于水面上的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直到麻纱洁白后织布。
③将麻皮昼晒夜露若干天,再绩麻织布,然后将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练。上述工艺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晒漂白是煮练脱胶法的新发展。
到明代,半浸半晒与水洗反复交替进行,胶杂质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断清除,使纤维白净。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还在中国农村中广泛沿用。至今在盛产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应用。
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还在苎麻煮练前先用硫黄熏白。19世纪,中国江西、湖北一带还流行此法。
麻纺技术
古代麻纺有搓法和绩法。原始的麻纺是由手搓开始的,以后才利用纺专纺纱。距今69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绳和一段两股麻线,同时还出土了最原始的纺纱工具纺轮。大麻纤维短而弱,多用纺专加工成有统体拈度的麻纱。近代四川温江地区大麻纺纱仍沿用此法。苎麻纤维长而强,多用绩法成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由于麻丝上有胶质糊状薄层加上接头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头牢固,从而将麻丝续接成细长的麻纱。这个过程称为绩麻。这种麻纱在古文献里称为麻缕或麻。
~~~~~~~~~~~~~~~~~~~~~~~~~~~~~~~~~~~~~~~~~~~~~~~~~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起源和传布
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较中原为早。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到了宋代,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植棉和棉纺织技术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元代初年设立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地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虽然不久就撤销了这一机构,但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绵)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纺织衣料之一。棉花在中国堪称纺织原料中的后起之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由此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业已遍布全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而且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直到30年代初才跌落下去,到1831年,中国对美国由出超转变为入超。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机制棉纱棉布,破坏了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但同时也为在中国出现大机器生产的现代棉纺织工业准备了客观条件。经过12年的筹办,于1889年开工生产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从此开创了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
发展
棉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前瞻》部分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的数量分别达到1.2亿、232万头和126万台,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0%.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786.5亿元,同比增长26.8%.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棉纺织大国地位。虽然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其头顶的“三座大山”正越来越重,高速发展的棉纺织行业亟待减负。
从国内供给看,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
棉花的种植区域过于集中,给棉纺织行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棉花种植过于集中,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某年气候条件不利,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那么会全国棉纺织行业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0年前后,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新疆产区棉花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全国棉纺织行业顿时一片哀嚎。
虽然我国现有三大棉花产区,然而仅有新疆产区的棉花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其他产区的种植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受上年价格因素影响较大,种植面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农的意愿,不利于棉纺织行业的整体稳定。
在进口方面,我国棉花进口采用配额制度。根据WTO协定,我国每年配额进口89.4万吨棉花,实施1%的优惠关税;配额以外的进口棉花,征收5%—40%的滑准税。滑准税的征收,相当于为进口棉价设置了底限,其目的在于减少进口棉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冲击,确保棉农收益。然而,由于中国棉产量与纺织业需求之间有近300万吨的缺口,这就意味着无论棉价高低,都有逾200万吨棉花刚性需求通过缴纳高昂的滑准税进口。
配额制、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造成了中国棉纺织行业成本偏高。澳洲棉花18000元/吨,印度棉花16000多元/吨,但是碍于配额制度,企业不能自主进口,而中国新棉要21400元才能买到同等质量的棉花。
分析认为,要解决棉花产量供不应求的现状,首先应该加大内部供给,从棉花种植入手,增加国内棉花产量。我国幅员辽阔,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两大产区,需要尽快将棉花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棉花种植面积。
中国麻纺织的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大麻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
黄麻布和亚麻布自宋代开始生产。在麻纺织技术形成之前,人类用石器敲打,使麻类植物变软,然后撕扯成细长的缕,用以搓绳或编结成网状物。
中国麻纺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原始手工阶段(公元前21世纪以前),手工机械纺织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70年),动力机器纺织阶段(1870年以后)。
脱胶技术
最早的麻脱胶方法是自然沤渍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时代又盛行于黄河流域。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陕西宝鸡西周墓、江苏六合东周墓和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认出经过脱胶的痕迹。秦汉时期,人们已能准确地掌握沤麻季节,即夏至后20日沤麻,麻的柔软达到类似蚕丝的程度。到北魏时,已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脱胶的技术关键。如水质要清,用浊水则麻纤维色泽转黑;水量要足,水少则麻纤维易脆;沤渍时间要适中,太短则脱胶不够而难于剥皮,太长则脱胶过头而损伤纤维。在山区,还有冬天用温泉水沤渍使纤维柔和的经验。到宋元时,人们总结出感官鉴别法,学会从沤池中水色、浓度、水温和麻株表面的滑腻程度来判断脱胶的程度。这一方法直到现代,农村中仍广泛沿用。古代苎麻脱胶是将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练,其历史比沤渍法稍晚,大约在春秋时形成。
灰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楝木灰汁,属纯碱物质;另一种是蜃蛤壳烧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陕西宝鸡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苎麻布,经检验分析,是经过煮练脱胶的,其部分纤维呈单根分离状态。可见当时在掌握灰质比量和煮练时间上已有一定的经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精细苎麻布,经检验分析,纤维上残留胶质甚少,大多数纤维几乎呈单根分离状态。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大量苎麻絮,经金属光谱分析证实是经煮练脱胶的,其纤维分离程度也十分良好。这证明秦汉时煮练脱胶技术又有了提高。
到宋元时,又出现各种麻脱胶的新工艺,主要有:
①先将麻皮绩成长缕并纺成纱,再先后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后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练,冲洗晒干后织布。
②纺成纱后,先与干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练,冲洗干净后,摊放在铺于水面上的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直到麻纱洁白后织布。
③将麻皮昼晒夜露若干天,再绩麻织布,然后将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练。上述工艺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晒漂白是煮练脱胶法的新发展。
到明代,半浸半晒与水洗反复交替进行,胶杂质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断清除,使纤维白净。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还在中国农村中广泛沿用。至今在盛产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应用。
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还在苎麻煮练前先用硫黄熏白。19世纪,中国江西、湖北一带还流行此法。
麻纺技术
古代麻纺有搓法和绩法。原始的麻纺是由手搓开始的,以后才利用纺专纺纱。距今69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绳和一段两股麻线,同时还出土了最原始的纺纱工具纺轮。大麻纤维短而弱,多用纺专加工成有统体拈度的麻纱。近代四川温江地区大麻纺纱仍沿用此法。苎麻纤维长而强,多用绩法成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由于麻丝上有胶质糊状薄层加上接头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头牢固,从而将麻丝续接成细长的麻纱。这个过程称为绩麻。这种麻纱在古文献里称为麻缕或麻。
~~~~~~~~~~~~~~~~~~~~~~~~~~~~~~~~~~~~~~~~~~~~~~~~~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起源和传布
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较中原为早。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到了宋代,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植棉和棉纺织技术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元代初年设立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地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虽然不久就撤销了这一机构,但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绵)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纺织衣料之一。棉花在中国堪称纺织原料中的后起之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由此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业已遍布全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而且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直到30年代初才跌落下去,到1831年,中国对美国由出超转变为入超。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机制棉纱棉布,破坏了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但同时也为在中国出现大机器生产的现代棉纺织工业准备了客观条件。经过12年的筹办,于1889年开工生产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从此开创了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
发展
棉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前瞻》部分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的数量分别达到1.2亿、232万头和126万台,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0%.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786.5亿元,同比增长26.8%.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棉纺织大国地位。虽然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其头顶的“三座大山”正越来越重,高速发展的棉纺织行业亟待减负。
从国内供给看,我国的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
棉花的种植区域过于集中,给棉纺织行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棉花种植过于集中,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某年气候条件不利,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那么会全国棉纺织行业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0年前后,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新疆产区棉花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全国棉纺织行业顿时一片哀嚎。
虽然我国现有三大棉花产区,然而仅有新疆产区的棉花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其他产区的种植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受上年价格因素影响较大,种植面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农的意愿,不利于棉纺织行业的整体稳定。
在进口方面,我国棉花进口采用配额制度。根据WTO协定,我国每年配额进口89.4万吨棉花,实施1%的优惠关税;配额以外的进口棉花,征收5%—40%的滑准税。滑准税的征收,相当于为进口棉价设置了底限,其目的在于减少进口棉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冲击,确保棉农收益。然而,由于中国棉产量与纺织业需求之间有近300万吨的缺口,这就意味着无论棉价高低,都有逾200万吨棉花刚性需求通过缴纳高昂的滑准税进口。
配额制、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造成了中国棉纺织行业成本偏高。澳洲棉花18000元/吨,印度棉花16000多元/吨,但是碍于配额制度,企业不能自主进口,而中国新棉要21400元才能买到同等质量的棉花。
分析认为,要解决棉花产量供不应求的现状,首先应该加大内部供给,从棉花种植入手,增加国内棉花产量。我国幅员辽阔,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两大产区,需要尽快将棉花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棉花种植面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19-12-11 14:27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