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事杂谈阅读答案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0:05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3-09 16:2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竹子与汉字

导致中国独特的书写方向应是其书写的材料。任何有干燥平面的东西都可以书写。土石、布帛、树皮等都可以利用。但从几方面看,影响中国书写方向习惯的是竹简,而且起码是从商代已是如此。

竹子现今不是华北常见的植物。但距今3000年的以前几千年间,华北的气候要较今日温暖而湿润。竹子并不难生长。以竹子当书写的材料有价廉、易于制作、耐用等好处。只要把竹子劈成长条稍为加工,就可得平坦而可书写的表面。再在火上炙干,就易著墨而不朽蠹。 在窄长的表面上书写,由上而下作纵的书写,远较横的左右的书写方便得多。因为横着书写,竹片背面的弯曲会妨碍手势的运转和稳定。

甲骨文偶有横着书刻的辞句。从后世的实例,也可推测商代有用木版一类,有宽广表面的东西。用毛笔沾墨书写,墨汁干燥缓慢。如果在可以书写多行的表面上写字,行列最理想是由左而右,手才不致涂污书迹。但是中国的习惯竟然是相反的由右而左。可以推测是由于主要用单行的竹简书写,写时左手拿着竹片,右手握笔,写完后以左持放,由右而左一一排列,故而成为中国特有的书写习惯。竹片编缀后可卷成一握,故以卷称书的篇幅。后来虽于纸上印刷,犹有以墨线隔间,就是保持片片竹简的传统。

由于竹子宽度有限,不但不能作多行的书写,文字也不便写得过于宽肥。因此字的结构也自然往窄长的方向发展。以致不得不把有宽长的身子的动物转向,让它们头朝上,四足悬空,尾巴在底下,如马、虎、象等字都是如此。从龟甲、兽骨上的贞卜文字已是如此,可以推断商代最普及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不是木版或布帛等有宽广表面的东西。以竹简书写不必预计长度。可以随时增加竹的数量。所以后来虽有了纸张,但因受限于竹简的宽度的古老传统,字形的结构也始终保持着向窄长方向发展的倾向。

(节选自许进雄《古事杂谈》)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据实例推测,商代用木版书写;到了商代以后,人们开始削取竹片作为书写材料。

B.因毛笔沾墨书写,墨汁干燥慢,为免手污书迹,渐渐形成了由左而右的书写习惯。

C.当纸上印刷取代了竹简上的书写,犹以墨线间隔,是希望仍能像竹简般易于裁切。

D.部分汉字在演化的过程中,受到书写材料竹简的限制,改变了字形的结构方向。

14.竹片作为书写材料,对汉字产生哪两方面的影响?(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3-09 17:41

13.【内容筛选】(3分)

D(A.商代有用木版书写的,但主要还是竹简。B.“由于主要用单行的竹简书写,写时左手拿着竹片,右手握笔,写完后以左持放,由右而左一一排列”,故而形成了由右而左的习惯。C.“犹有以墨线隔间”,只是“保持片片竹简的传统”,文中并无提及裁切。)

4.【内容概括】(3分)

①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由右而左的独特的书写习惯;

②促使汉字的结构往窄长的方向发展。

[3分。第一点2分,其中“独特的书写习惯”1分,“由右而左”1分;第二点1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