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大清宰相吗?
答案:6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9:34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4-04 22:37
和珅是大清宰相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4-04 23:09
据大清国典志记载:满清中枢辅政机制包括军机处和内阁。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职掌为“掌书谕旨,综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无府衙,无随吏,由各王大臣选任,唯皇帝命从之。
内阁:为三殿三阁,保和、文华、武英三殿,文渊、体仁、东阁三阁。“掌议天下之政”,为皇帝草拟颁布制、诏、敕,承旨后将下臣向皇帝进呈的题奏表签,转各部院传钞遵行。
内阁设大学士,正一品衔,品级与各部尚书相等,称“相国”或“中堂”;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此外,另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品级与侍郎相等。
和珅身兼数职,且都是要害部门,权力之大,比以往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说他是宰相还真小瞧了他,呵呵.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职掌为“掌书谕旨,综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无府衙,无随吏,由各王大臣选任,唯皇帝命从之。
内阁:为三殿三阁,保和、文华、武英三殿,文渊、体仁、东阁三阁。“掌议天下之政”,为皇帝草拟颁布制、诏、敕,承旨后将下臣向皇帝进呈的题奏表签,转各部院传钞遵行。
内阁设大学士,正一品衔,品级与各部尚书相等,称“相国”或“中堂”;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此外,另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品级与侍郎相等。
和珅身兼数职,且都是要害部门,权力之大,比以往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说他是宰相还真小瞧了他,呵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05 04:01
真正的历史不知道,但是电视中演的应该地位比宰相还高点,军机大臣,谁掌握军权,谁最大
- 2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05 03:29
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由此可见,和绅虽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权利之实,实在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力无人能及。
- 3楼网友:鱼忧
- 2021-04-05 02:12
宰相是秦时始设的,但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权利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上。尤其在明清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由朱元璋废了宰相制度。
和珅是军机大臣而而非宰相,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但依然不是宰相,因为明清根本没有宰相一职。
和珅是军机大臣而而非宰相,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但依然不是宰相,因为明清根本没有宰相一职。
- 4楼网友:一秋
- 2021-04-05 01:41
不是.
第一,清代没有宰相.
第二,和坤最高也只是文华殿大学士.清代乾隆年间的内阁是由:三殿三阁六个部门组成,每个部门一个大学士.和坤只是六个大学士之一.另兼管户部和吏部.在乾隆41年,进入军机处,但不是首领军机大臣,在军机处排名最后.一直到乾隆51年,老臣病死,他才在军机处升到排名第二位.
第一,清代没有宰相.
第二,和坤最高也只是文华殿大学士.清代乾隆年间的内阁是由:三殿三阁六个部门组成,每个部门一个大学士.和坤只是六个大学士之一.另兼管户部和吏部.在乾隆41年,进入军机处,但不是首领军机大臣,在军机处排名最后.一直到乾隆51年,老臣病死,他才在军机处升到排名第二位.
- 5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4-05 00:05
不是!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通称。“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正式称谓有丞相、相国等。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杀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时祭祀为头等大事,贵族当王后,变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汉代丞相以一人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为相。
有些时候会设立左、右丞相(根据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据不同朝代对“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在秦汉时期,以右丞相为主相、左丞相为副相,到隋唐两宋发展成“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习俗也以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到明初则恢复以左丞相为正职、右丞相为副职。
在明代就已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内阁!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通称。“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正式称谓有丞相、相国等。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杀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时祭祀为头等大事,贵族当王后,变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汉代丞相以一人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为相。
有些时候会设立左、右丞相(根据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据不同朝代对“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在秦汉时期,以右丞相为主相、左丞相为副相,到隋唐两宋发展成“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习俗也以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到明初则恢复以左丞相为正职、右丞相为副职。
在明代就已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内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