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让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什么中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7 03:33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3-26 17:06
宁让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什么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3-26 18:15
三国演义,曹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26 19:59
三国演义中曹操说的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26 19:00
: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后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杀了。
他杀人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款待他,这才会“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就是凄惨,悲伤。曹操发现自己无杀无辜后,心里也是很凄惨,悲伤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作一个辩护。当然,这种辩护不能洗刷他的罪过。但能够‘凄怆’,总算还没有‘丧尽天良’。
然而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凄怆’的心情没有了,话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两句话都是恶,但程度不同,分量不一。第一句话是就事论事,第二句话就变成理直气壮了。
但仅凭此案,就说曹操奸险歹毒,是有疑问的。
历史资料表明曹操原话是"宁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意思是在不讲诚信的环境下,不能轻信人言,过于老实,避免吃亏上当!这句话有特定背景,对象,是曹公一时一事的感慨,而不是他的完整人生哲学!小说中加上"天下"二字,就无限上纲了!
也有人这么解释: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这就是哲学的必要理论,——将错就错,很多时候对于处于无奈的人,将错就错是权宜之计。身出险境之人若望全身而退,此为必行之路。。。。
他杀人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款待他,这才会“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凄怆,就是凄惨,悲伤。曹操发现自己无杀无辜后,心里也是很凄惨,悲伤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作一个辩护。当然,这种辩护不能洗刷他的罪过。但能够‘凄怆’,总算还没有‘丧尽天良’。
然而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凄怆’的心情没有了,话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两句话都是恶,但程度不同,分量不一。第一句话是就事论事,第二句话就变成理直气壮了。
但仅凭此案,就说曹操奸险歹毒,是有疑问的。
历史资料表明曹操原话是"宁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意思是在不讲诚信的环境下,不能轻信人言,过于老实,避免吃亏上当!这句话有特定背景,对象,是曹公一时一事的感慨,而不是他的完整人生哲学!小说中加上"天下"二字,就无限上纲了!
也有人这么解释: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这就是哲学的必要理论,——将错就错,很多时候对于处于无奈的人,将错就错是权宜之计。身出险境之人若望全身而退,此为必行之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