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研究报告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09:49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1-13 16:09
《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研究报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1-13 17:24
一、辨体
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就是说,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比如议论文,根据其“三段式”结构,就可以采取相应而有效的方法,即着重从引论部分发现其中心论点,从本论部分找出要点和方法,从结论部分找出全文的精髓和主旨,这样,全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把握住了。再如散文,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是由景及情。要理解文中的“景”,就必须按照其文体特点依次抓住特征、观察点、角度、顺序。要把握作者的“情”,就要从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个方面来完成。间接抒情离不开想象联想、渲染衬托,直接抒情则必须抓住文中的议论。由此可见,辨体既能根据不同体裁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二、拟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组织学生为课文另拟有一定字数限制的、合适的标题,无疑是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既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的原标题相仿,这就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拟定。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实现了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在学习《从三到万》一文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叫学生将文题中的“三”和“万”换成别的词,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既能替代又能概括课文内容的词:“易”和“难”、“浅”和“深”、“简”和“繁”,组成了《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简到繁》的标题。接着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我们找的词来命题呢?学生思考后找到了答案:一是文中有一个关于“三”和“万”的故事,二是这两个数字既简明概括又引人深思,它深刻地说明: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积累,不宜要求过急。
三、点睛
就是从教材的文眼入手,引导学生从一点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文的艺术构思的焦点。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散文精品,开篇就揭示主题,点出“文眼”:“……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接着专叙祖母的丧事和父亲的赋闲与亏空,寥寥几笔,就给“背影”敷上了暗淡、凄凉的灰冷色彩,从而暗扣“背影”。在此基础上,文章具体刻画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厚爱,特别是父亲买桔子过铁道时映入我眼帘的那“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凝聚了深深的父爱,几乎就成了父爱的代名词,也是爱心的缩影,作者通过“背影”这一细节来统摄全文,并把情感的抒发推向高潮。第三次是父亲离开之时,我眼望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对前文的描写起了较有力的补充作用。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又回扣篇首。“背影”作为“文眼”,在文中篇首、篇中和篇尾多次出现,前后呼应,不仅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在情感表达上造成一种回环之美,而且在内容上深化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在这里,教师授课时就应该始终抓住文眼,入情披文,顺理成章,那么,就可以举纲带目,自然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四、探路
思路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维轨迹。一条长长的轨迹,需要通过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才能把握。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又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能理解文章的真谛,就要综观全局,抓住中心,切实把握作者的思路,并循着特定的思路找出课文中各部分之间(包括关键词句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弄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要能组织学生挑选出最能体现文章结构的词语,穿成网络,连成提纲,理清思路进而把握全文内容。
《荔枝蜜》一文集中反映了杨朔在散文结构上的美学追求,全文围绕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谋篇布局,曲折有致,具有精巧的结构美,从辛勤酿蜜的蜜蜂推及“酿造生活”的普通劳动者,热情歌颂了他们建设新生活的忘我精神。因此在阅读课文之时,关键是精点出能体现作者对蜜蜂有情感的词语和语段,把握行文的精巧,反复咀嚼,细致玩味,清晰的思路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怨蜂——看蜂——赞蜂——学蜂——成蜂。这样,既使学生全面整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又品味了杨朔散文精巧圆润的结构艺术。
五、找“纲”
中心句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纲”,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而内容则是中心句的具体展开。所以,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学会把握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理解了中心句的意思,就能把握一段或全文的中心意思,也就掌握了理解复杂内容的钥匙,快速有效地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篇幅长,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但只要把握了中心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全文以时间为经线,中心句为纬线,把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日常小事巧妙地编织起来。这样,既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又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忠于革命事业,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六、概括
概括是把一个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对事物的概貌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根本,现代文阅读就是着重考查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综合能力。为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从整体感知入手,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从宏观上把握全文。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阅读是分段逐步进行的,所以,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最初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有归纳、整理的概括提炼,只有把最初分散的理解作适当的归纳提炼和正确的概括,才能达到对作品内容、作者意图和文章表现形式有个较完整、全面的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比如,我们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若要能从整体上认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一个字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要找到一个能够概括全文的字眼,就必须认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全文的中心。事实也得到证明,学生对之很感兴趣,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众多的、互不相同的能统摄全篇的“一个字”,如变、假、骗、钱和虚,并详尽地阐述了理由。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把握情节的概括能力,而且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