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也,焉用佞。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00:09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12-02 13:52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也,焉用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2-02 15:21
【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翻译】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赏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