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宋代散文漫议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8:21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4-04 01: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宋代散文漫议  宋代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建立了一种成熟的群体风格:平易自然、流畅婉转。这与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严格地说来,唐文并没有形成一种群体风格,只有韩、柳诸大家的个体风格。韩、柳力倡“古文”,其对立面是六朝以来淫靡浮泛的骈文,改革的阻力甚大,诚如李汉所说,“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韩愈)志益坚,其终人亦翁然而随”,在颂扬中不免透露他孤身奋战的寂寞。而到了晚唐五代,旧习复煽,骈文中心占据文坛的中心地位,古文写作也趋于艰涩怪癖,难以为继。  宋文古代运动的情况就不同了。宋代的文风改革得到了封建朝廷的公开支持,阻力远较韩、柳时为小。如天圣七年仁宗下《贡举诏》戒除文弊,以后明道二年、庆历四年又下诏重申,这一行政措施跟文坛发展的要求完全吻合,因而发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宋代古文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并不是打击骈文本身,欧、苏本人都是“宋四六”的名家,欧阳修还明确说过“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是此而非彼也”的话。因此,他们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文风的革新上。柳开、王禹偁等人首先对浮艳空洞的“五代体”发起攻击,提出复兴“古文”的要求,然而到了大中祥符年间,以《西昆酬唱集》结集为标志,“西昆体”藻饰丰赡、典重华贵的时文又逐渐取代了宋初简古奥涩、学古不化的古文,这又引起孙复、石介、穆修、苏舜钦等人的反对,“西昆体”时文的影响逐渐减弱。至欧阳修主持文坛,他打击的矛头主要是癖涩怪诞的“太学体”古文。“太学体”的始作俑者是反对“西昆体”的健将、欧阳修的同年好友石介。他“主盟上庠(即太学),酷愤时文之弊,力振古道”,但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却又走上了“以怪诞诋讪为高,以流荡猥琐为瞻”的另一个极端,曾受到张方平的弹劾。欧阳修曾利用知贡举的职权,以平易为衡文标准,将“太学”的优秀学生刘几黜弃不取,而选拔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一时名士荟萃,“文格终以复古者,公之力也”。  在宋代写作平易之文已成为古文家的共识。在散文中本来就存在平易和奇崛两种文风,韩愈面对当时文坛提出的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回答说“(文)无难易”,但他实际的审美爱好,无疑更倾心于奇崛,即“难”的方面。宋代古文家却大异其趣。王禹偁提出古文写作应以“句易道,义易晓”为目的。苏轼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描述,则形象透辟地道出了宋代散文群体风格的造诣。  (1)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段中加点的“古文”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第三段中加点的“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3)宋代散文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风格流派,请依次写出这些流派及其特点。(请用序号标明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散文能够形成一种成熟的群体风格的原因是什么?(分条请用序号标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0个字)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两项( )  A.韩、柳散文改革的对象是包括内容、文体、风格在内的整个骈体文,而宋代散文改革的对象则只是风格,不涉及其他方面。  B.唐代古文写作“难以为继”,就是因为阻力太大,又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C.刘几的文章在太学虽受赞赏,却因其文风不尚平易,没能得到知贡举的录用。  D.宋代散文群体风格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自然”。  E.宋代散文是经历了“对外”与时文的斗争和古文派内部的斗争才形成了“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群体风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4-04 02:25
答案:见详解解析:(1)宋代散文的群体风格、成因及进程。( 这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直接发问。)(2)(“古文”一词的含义是:)内容充实、形式自然的散文。(“彼”的含义是:)偶俪之文。“古文”的对立面是“淫靡浮泛的骈文”,而与“骈文”相对立的是“形式自然”。所以,“古文”的含义是“内容充实、形式自然的散文”。“彼”所在的引文是“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是此而非彼也”。“故”表明前后的因果关系,那么“偶俪之文”“未必为非”是“不”“非彼”的原因,据此,可知“彼”的含义为“偶俪之文”。(3)①宋初古文:简古奥涩、学古不化;②“西昆体”时文:藻饰丰赡,典重华贵;③“太学体”古文:怪诞诋讪,流荡猥琐;④欧、苏、曾等人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对第二段有关内容,分解、筛选,得出答案。④的内容,主要取自第一、二段,因为欧、苏、曾等人代表已成熟了的宋代散文群体风格,它的主要特征即为第一段提到的风格内容。(4)①封建朝廷支持;②改革者的主要力量集中于文风;③改革者、倡导者身居要职,有用人之权;④参与创作的人多;⑤平易自然的主张易于推广。①、②由第三段前四句中提取,③由第三段最后两句中提取,④由第四段首句提取,⑤是合理推论。(5)A、B( A项扩大文意外延,文本中说(宋代散文家)“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文风的革新上了”,“主要力量”并不同于A项中的“只是风格,不涉及其他方面”。B项对唐代古文写作“难以为继”的原因的分析不符文意。据文意,原因是“改革的阻力甚大”而改革者“孤身奋战”。C项与第三段倒数第二句文意相符,D项与第四段后两句文意相符,E项是对第三段内容的归纳,符合文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4-04 03:30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