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2 20:46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2-22 13:4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端午节振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了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在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上,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回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一切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了而不可触摸了。 这些血汗被榨取了的工人,现在都在心坎里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隆隆……”“隆……隆……隆……”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工”的“明天”——旧历端午节。 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各自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是处在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 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 一张数字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1)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2)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3)缥缈了而不可触摸了。2.文中多次用了破折号,请分析下列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1)……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 )(2)……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了而不可触摸了。( )(3)……这正是“不准停工”的“明天”——旧历端午节。( )(4)……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3.本文中多次描写工厂汽笛:①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②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③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文中几次出现工人去看“布告”?关于“布告”在文中也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一两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5.《端午节》和《包身工》同属于报告文学,这两篇文章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12-22 14:35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1)指显著盛大的样子,这里指显眼、令人惊讶的布告突然出现在眼前。 (2)剥夺。 (3)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里指端午节放假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碎。 解析:本题考查大家的词语积累,要注意语境意。 2.答案:(1)解释 (2)解释 (3)解释 (4)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破折号的运用,同学们可以根据语句意义来确定破折号的用法。 3.参考答案:一是显示时间的推移,二是以汽笛的悲鸣、呜咽,渲染环境气氛,进而映衬纺织工人像牲畜般的悲惨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重点语段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文章的构思和反复的作用来回答。 4.参考答案:“布告”在文中有不同的说法,“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赫赫布告”“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黑牌子”,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布告”经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没有报酬的加班,就是开除工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布告”也可以看作贪婪残酷的资本家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筛选信息以及概括的能力。大家应该先筛选出有关语句,然后根据语境加以正确理解,最后写出答案。 5.参考答案:相同之处:二者都属于报告文学,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作者都以饱浸血泪的笔触描绘了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愤怒地控诉和声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不同之处:《包身工》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以横断面的描写与一般情况介绍相结合,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既有文学性,又具有新闻性;《端午节》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连缀了一系列场面,并注意环境氛围的渲染烘托。《包身工》截取包身工从清晨起床到夜晚放工这样一个横断面,即所谓“包身工一日”;《端午节》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纺织工人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及端午节这天的主要生活、劳动过程,即所谓“纺织工一日半”。 解析:这是比较阅读题型。同学们应该先照出两篇文章的相同点,这比较容易;然后再找出不同点,这一点较难,要扣住中心找不同,不能什么都回答出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12-22 15:20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