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农业生产总结】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概括总结即可.100字左右...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3:02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3-03 04:11
【农业生产总结】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概括总结即可.1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3-03 04:19
【答案】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并且已经到了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地步.于是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并重新审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文仅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方面的影响加以阐述: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的基础.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了各种资源,是人类生产的物质基础.在各类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最强.自然环境提供不同的水、热、地形等条件,便可以形成不同的作物和耕作制度.例如:中国耕作业南水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的基本格局,主要由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的.自然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力,从工业革命带来工业布局的改变可见一斑: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工业所需动力多来自水力,故工厂多依河而建、分散布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向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分布,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厂进一步向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形成许多大工业区,如: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2.自然环境要素的组合不同影响劳动地域分工.
  在自然环境中,土地、水、气候、矿产、能源的分布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劳动生产的条件也就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从而形成生产劳动的地域差异,出现劳动地域分工.例如:中国北方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耕地面积较广,光照较充足,但降水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缺乏,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南方地区多丘陵、平原面积较小,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种类多、储量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北方形成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甜菜为主的农产品组合模式,且煤炭、石油、钢铁工业相对较发达;南方形成以水稻、油菜、柑橘、茶为主的农产品组合模式,且轻工业较发达,拥有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金基地,从而自发形成南、北方的劳动地域分工.
  3.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生产规模.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能够影响农业的生产规模.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人多地少,为农业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并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因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南方丘陵地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且分散,很难实现作物的大面积种植,更难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所以南方虽然水热充足、农作物单产量高,却只能进行小规模生产,供应一部分人的生活需要,不能成为商品粮基地.自然环境对采掘工业部门生产规模的影响也较大.例如:中国山西煤层埋藏浅、厚度大、分布广,所以成为煤炭基地;江苏也有煤炭资源,但是较分散、储量小,缺乏开采价值,许多煤矿上马之后又纷纷下马了.可见,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规模.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影响巨大,它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影响着劳动地域分工和生产的规模.虽然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使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小,但是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仍需要从自然环境中索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去容纳、净化,所以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处理好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03-03 04:28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