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哪里有关于杜甫《登高》的练习?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12:50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2-08 13:55
多多益善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2-08 15:30
一、导入

“李杜”(大、小)

李白--浪漫主义--七古(古体)《梦游》

杜甫--现实主义--七律(近体)《登高》

近体诗--绝句、律诗

有关教材编写的又一笑话----教材课后练习一(八首)

另外两则笑话:离骚、词类活用

二、分析鉴赏

1、想像画面、烘托气氛

画面----文字----画面(还原)

时间(long long ago……年代/季节/日子)、地点、景物(特点、性状)、人物(外貌、动作)

2、理清结构

诗言志(抒情)-----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大多数学生脱口而出“借景抒情”,大概他们一看到开头写景便“借景抒情”吧……

情景交融!

首、颔写景(烘托)----颈、尾 抒情

律诗--首、颔、颈、尾(联)

3、赏析

(1)景

a、首联写了哪些景?(6)

b、短短14字竟写了6景,体现了诗歌语言怎样的特点?(凝练)

又如马致远《秋思》“小桥……”

c、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风急--冷 天高--人渺小、孤独 猿啸哀 鸟飞回--孤独(“哀”--凄凉)

鸟----毛泽东“鹰击长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王唯“鸟鸣山更幽”(自由欢畅)----一切景语皆情语----根据主题恰当地选取材料-----议论文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首联可看做若干个镜头的组合,颔联则是一个大全景

d、颔联写了怎样的景?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士悲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

(2)情

a、颈联中“作客”何解?等同于现汉吗?(客居他乡)

与我们学生的在外求学同吗?(飘零、流浪在外)

结合专题片介绍杜甫生平(悲苦的命运,在外长期漂泊流浪达11年,作此诗诗为第8年)

b、有关“登台”

99--重阳--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诗尾联提及“酒”)

王唯《九月九日忆……》“登高”(全家/本地)

然杜甫登高时处境?

独/百年/多病/作客/繁霜鬓/悲秋/潦倒…… 苦(悲愁)!!!

苦从何来,尾联给出了答案!

c、尾联-----苦之缘由

艰难-----国难(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身命运)

d、恨(繁霜鬓)什么?

忧愤!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为国效力

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杜甫“达穷”“兼济天下”!----伟大的爱国诗人!

e、本诗联联对仗(律诗一般二三联对仗),据此特点分析“苦”的用法?

苦恨---副(极度)

新停

f、为何“新停浊酒杯”?

中国文人(其实不光是文人啊)好喝,乐忧皆然。

乐饮助兴(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忧饮消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悲苦有忧,须借酒浇愁,然不能饮,何故?

“多病”(肺病等)----潦倒(穷得买不起酒喝)

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朗诵提示:情感---愁苦 语速---缓慢

三、小结

写秋景,抒悲情-----风格“沉郁顿挫”

联系《学案》介绍杜甫文常:

字,官职--拾遗、工部,诗圣(李白--诗仙),作品“诗史”(强调并非指杜甫本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2-08 16:22
看书还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