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0:11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4-04 09:33
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4-04 10:13
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2、心服口服
【拼音】: xīn fú kǒu fú 
【解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自】:《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3、杀鸡取卵
【拼音】:shā jī qǔ luǎn 
【解释】: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出自】:《伊索寓言》
4、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5、蛮触相争
【拼音】: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自】:《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4-04 10:29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庖丁解牛、
拔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愚人熬汤
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家里熬一锅菜汤。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试试咸淡是否合适,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汤出来尝。这人喝了一口,觉得很淡,就随手把装着剩汤的木勺放到一边,抓了一把盐撒到锅里。这时,锅里的汤已经加上盐了,而木勺里的汤还是原来的汤,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来的那勺汤来尝。尝过以后,他奇怪地摸了摸脑袋,又皱了皱眉头,自言自语地说:“咦,明明加过盐了,这锅汤为什么还是这么淡呢?”于是这个人又抓了一把盐放进锅里,仍旧还是去尝勺里的汤。勺里的汤自然还是淡的,他就以为盐还是不够,于是又往锅里拼命加盐。就这样,木勺里的汤始终没有更换过,他也重复着尝一口汤、往锅里加一把盐的过程。一罐盐经他这么一折腾,已经见了底了,可他还挠着头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天真是活见鬼了,为什么盐都快要加完了,锅里的汤却还是咸不起来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