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语,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12:05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4-07 17:42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语,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4-07 17:51
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健康成长为前提,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进行发展性评价。一方面,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而且对学生来说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加深理解所学内容,注意到被自己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
2、 两门课程的评价要点或原则有哪些异同?两门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课程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要从如何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内容和目标的评价建议,一是“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这是基于本门课程以单元主题为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特点提出的,要求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要求“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二是“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活动的评价,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又要有所侧重,不能平均主义。三是“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这里强调的是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两门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目标和内容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突出了重要的评价理念,就是评价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注意过程性、发展性、差异性。
正确理解《标准》目标引领内容的设计思路,首先应该从课程开设的目的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设置体育与健康这个课程是想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我们就选择;不利于学生发展,或者是效果不太明显的内容,我们就不选择。而《标准》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教学要实现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标准》所规定的四个方面(包括十二个小方面)的学习目标,无不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来考虑的,也是从我们体育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中提炼出来的。《标准》要求目标引领内容,就是要求老师们首先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身体发育的特点、体能与技能形成的规律、体能与技能发展的敏感期等方面,确定一个最容易让学生达到的相应的学习目标,这也就是学科理论中“最近发展期”这个概念中所涵盖的意思。所谓“最近发展期”,就是通过适度的努力能够完成目标的意思。根据这样目标我们再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我们有老师们在上课前,总是习惯先教什么内容和怎么教的方法,就是对目标与内容的关系不太明确。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不太清楚目标引领内容的理论概念,但他们在教学中,先考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合学什么,然后再考虑教什么与怎么教,实际上就是在用目标引领内容的思路设计教学了。这部分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他们无意识的,或者被动地沿着目标引领内容的思路在做,所缺乏的就是相应的理论学习。在现在的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善于学习与思考的老师,积极的把《课标》的 精神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思路非......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