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16 18:47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8-16 08:39
中元节的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8-16 09:42
中元节是佛道二教共同的节日,也是与儒家相通的节日。道教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为地官判别人间、鬼城善恶的日子。道士要在这一天举行仪式为人间囚徒和阴间孤魂饿鬼解脱罪恶。佛教则以佛祖释迹牟尼在这一天投胎、四月八日出世,而称七月十五日为寄生节,因而要在这一天报母恩, 故也称报恩节。又传说佛门弟子目连救母,也在这一日施孤魂祭饿鬼,念孟兰盆经而使其母得以解脱,演而为施孤普渡的习俗。即所谓盂兰盆会或孟兰胜会。佛道两家都在这一日建醺做功德法会。潮俗在中元节要祭祀祖先。七月十五这一天,一般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品到义?V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孟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品、酒饭、纸钱、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
十五日(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鬼节”。传说是日阴间阎王开鬼门,各家遂在神龛设供恭迎祖先亡灵。僧道两家竞办法 会,亦称“孟兰盆会”。有“释氏兰孟,盛于此日;道门宝盖,献 在中元”之说。市民无论贫富均购钱纸、金箔,叠成纸锞,装入 厚纸袋中,上书亡人姓名,然后焚烧,谓之“烧包袱”。《汉口竹枝词》云:“终岁何曾祭祀供,中元包袱万家同”。 中元节,俗谓冥间众鬼放假,到阳间享祭。是日多由善堂募 资延僧众办“盂兰会”。于路旁搭台,燃灯点烛,奏乐念经,然后 丢包子、馒头于台下,谓之“济孤魂、野鬼”。但包子、馒头为活 人抢得,妇女抢到包子,语可“来年得子”,小孩抢得则“一生不受惊吓”,乞丐更是多多益善。
十五日(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鬼节”。传说是日阴间阎王开鬼门,各家遂在神龛设供恭迎祖先亡灵。僧道两家竞办法 会,亦称“孟兰盆会”。有“释氏兰孟,盛于此日;道门宝盖,献 在中元”之说。市民无论贫富均购钱纸、金箔,叠成纸锞,装入 厚纸袋中,上书亡人姓名,然后焚烧,谓之“烧包袱”。《汉口竹枝词》云:“终岁何曾祭祀供,中元包袱万家同”。 中元节,俗谓冥间众鬼放假,到阳间享祭。是日多由善堂募 资延僧众办“盂兰会”。于路旁搭台,燃灯点烛,奏乐念经,然后 丢包子、馒头于台下,谓之“济孤魂、野鬼”。但包子、馒头为活 人抢得,妇女抢到包子,语可“来年得子”,小孩抢得则“一生不受惊吓”,乞丐更是多多益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8-16 11:12
一、农历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教传入后因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为华人一年中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大日子。僧、道、俗对这个节日意义解释各有侧重,佛教徒每遇此节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孟兰盆经》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纪念目莲孝心,强调孝道。道教着重于“慈航普渡”;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荷花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流于江河湖海之中,僧、道、俗皆有其传统,具祈愿、祝福、行善等意义。
二、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中元节劝人尽孝,对非信徒来说,很有意义,也可以把这个节日当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
三、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
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於其母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麽解救法门,佛告诉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国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中国佛教徒为之造出《盂兰盆经》宣扬其事,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这样一来,中元节的特点,是道佛两教之义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灵、设食祭鬼的活动,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
中元的民俗活动,围绕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厉(横死鬼魂),道观和佛寺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随著华人来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将中元节的风俗带到那些地方。马来西亚槟城的中元活动具有很广的群众基础,远近闻名。
中元(七月十四)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荷花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流于江河湖海之中,僧、道、俗皆有其传统,具祈愿、祝福、行善等意义。
二、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中元节劝人尽孝,对非信徒来说,很有意义,也可以把这个节日当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
三、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
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於其母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麽解救法门,佛告诉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国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中国佛教徒为之造出《盂兰盆经》宣扬其事,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这样一来,中元节的特点,是道佛两教之义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灵、设食祭鬼的活动,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
中元的民俗活动,围绕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厉(横死鬼魂),道观和佛寺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随著华人来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将中元节的风俗带到那些地方。马来西亚槟城的中元活动具有很广的群众基础,远近闻名。
中元(七月十四)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