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的诗和意思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1:55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4-05 01:15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的诗和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05 02:38
1、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2、译文
  【其一】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其二】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3、简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组诗共两首,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4-05 05:10
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 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 2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05 04:18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