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内部是什么 正则量子引力新视角曾定方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8:12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3-23 18:39
黑洞内部是什么 正则量子引力新视角曾定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03-23 18:46
传统黑洞定义认为:黑洞是一个由视界包裹的、静态的、质能密度无限大的奇点,从外部固定观察者看来,落向黑洞的任何物理对象都无法在有限时间内穿过视界进入视界内部,视界内部的物理对象也无法在有限时间内穿出视界到达外部,但是在随着被观测对象一起下落的共动观测者看来,落向黑洞的物理对象都能在有限时间内穿过视界并到达奇点,并且在奇点上被摧毁,之后一切都不可能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甚至加上简单量子力学的条件下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这位叫曾定方的研究者认为,黑洞并不是一个由视界包裹的静态奇点。他认为构成黑洞的物质在视界内进行振荡,它们不断地落向中心点又在那一点互相对穿,之后再缩回去,如此反复,直到永远!不过他这里的观测者是固定在中心处的,这个位置的时空在物质内容聚集过来之前是平坦的,只有当内容物聚集过来的那一刻呈现出瞬间的奇异性,而当它们对穿之后那一点的时空又会复归平坦。因此他认为,黑洞内的奇点并不是一直静态地存在于黑洞中,而是周期性地形成又瓦解,瓦解又形成,而且由于所有内容物在落到中心点附近时从经典角度看是速度取极大值的,因此从量子角度看它们在那一点被测到即奇点出现的概率相对它们在视界内其它位置被测到即奇点不出现的概率是最小的。
在他的第二篇研究论文中,他将带视界的球状尘埃物质团的内容物分成了许多同心球层,并对每一层使用量子力学,表面上看这种分层方式是任意的,但是他发现,导致可区分量子态(全部组成层的直积态)的分层方式是有限的,而且其数目恰好正比于相应质量黑洞视界面积的指数化,这很好地支持了他认为黑洞微观态就是内部质量(动态)分布本征态的观点,同时为黑洞蒸发过程的信息丢失疑难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因为当考虑到同样质量的黑洞可能具有不同的微观态之后,霍金辐射变成了一个简单量子系统的自发辐射,在给定初末态微观描述的情况下,系统在不同质量态之间跃迁的概率是不同的,但是当忽略初末态的微观差异即对初末态做过平均化描述之后,给定质量的黑洞跃迁到另一不同质量黑洞的概率就完全由末态黑洞的质量简并度决定,他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这正好可以导致跟霍金辐射相同的功率谱。
他所描述的黑洞微观态图像和弦理论的模糊球非常相似,即奇点几乎不存在而黑洞内容物有可能在视界外被测到,只是概率不取极大值而已。他的工作相对弦理论的优点是,它提供了这种图景中黑洞内容物在视界外被测概率的波函数描述,同时针对的是现实四维时空中的黑洞,而弦理论只能对某些仅存在于理论设计中、具有特定对称性的黑洞给出这种图像,且没有给出具体的波函数描述。当然,他的工作缺点也很突出,他目前尚未能够将这种波函数描述推广到一般维度的时空
这位叫曾定方的研究者认为,黑洞并不是一个由视界包裹的静态奇点。他认为构成黑洞的物质在视界内进行振荡,它们不断地落向中心点又在那一点互相对穿,之后再缩回去,如此反复,直到永远!不过他这里的观测者是固定在中心处的,这个位置的时空在物质内容聚集过来之前是平坦的,只有当内容物聚集过来的那一刻呈现出瞬间的奇异性,而当它们对穿之后那一点的时空又会复归平坦。因此他认为,黑洞内的奇点并不是一直静态地存在于黑洞中,而是周期性地形成又瓦解,瓦解又形成,而且由于所有内容物在落到中心点附近时从经典角度看是速度取极大值的,因此从量子角度看它们在那一点被测到即奇点出现的概率相对它们在视界内其它位置被测到即奇点不出现的概率是最小的。
在他的第二篇研究论文中,他将带视界的球状尘埃物质团的内容物分成了许多同心球层,并对每一层使用量子力学,表面上看这种分层方式是任意的,但是他发现,导致可区分量子态(全部组成层的直积态)的分层方式是有限的,而且其数目恰好正比于相应质量黑洞视界面积的指数化,这很好地支持了他认为黑洞微观态就是内部质量(动态)分布本征态的观点,同时为黑洞蒸发过程的信息丢失疑难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因为当考虑到同样质量的黑洞可能具有不同的微观态之后,霍金辐射变成了一个简单量子系统的自发辐射,在给定初末态微观描述的情况下,系统在不同质量态之间跃迁的概率是不同的,但是当忽略初末态的微观差异即对初末态做过平均化描述之后,给定质量的黑洞跃迁到另一不同质量黑洞的概率就完全由末态黑洞的质量简并度决定,他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这正好可以导致跟霍金辐射相同的功率谱。
他所描述的黑洞微观态图像和弦理论的模糊球非常相似,即奇点几乎不存在而黑洞内容物有可能在视界外被测到,只是概率不取极大值而已。他的工作相对弦理论的优点是,它提供了这种图景中黑洞内容物在视界外被测概率的波函数描述,同时针对的是现实四维时空中的黑洞,而弦理论只能对某些仅存在于理论设计中、具有特定对称性的黑洞给出这种图像,且没有给出具体的波函数描述。当然,他的工作缺点也很突出,他目前尚未能够将这种波函数描述推广到一般维度的时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3-23 20:04
题目重新梳理一边,这叙述错乱看不懂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