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初一语文阅读题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7 05:06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26 06:54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时候所猛然感到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9.作者充分调动了( ).( )等感官体验,描摹了想象中的古时的春天的景象,运用了( ).( ).( )等修辞手法,以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为行文线索,表达了自己( )之情。

10.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

11.文题为“春之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什么?第七自然段中哪一句话透露了作者写本文的主旨?

答:( )

12.同样是春天,《春》与《春之怀古》在立意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 (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26 07:22

9.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 ).( 听觉)等感官体验,描摹了想象中的古时的春天的景象,运用了(拟人 ).( 比喻).(排比 )等修辞手法,以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为行文线索,表达了自己( 对春的热恋和赞叹)之情。


10.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了拟人 的手法,作用是通过把他们的拟人化把春天给写活了。)


11.文题为“春之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什么?第七自然段中哪一句话透露了作者写本文的主旨?


答:(怀古的目的是想探寻古人心中的春天,这句话是: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


12.同样是春天,《春》与《春之怀古》在立意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 (春是写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画面,而怀古属于 作者静动结合的感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