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4:41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12-01 17:0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翻译下列句子。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开头两句写“遇狼”,这是情节的开端,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除此之外还有些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的叙事部分与议论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0-24 00:20
答案:略解析: (1)C(2)①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②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③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的样子。(3)还有两点作用:①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因为“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才有下文惧狼的“投以骨”的情节。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试想一下:天色已晚,行在半路上,屠夫孤身一人,却碰见了两只恶狼,而且这两只恶狼已一步一步紧跟着屠夫走了老远。这该是多么令人恐惧,毛骨悚然的情景!(4)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5)具体的叙事含有议论的主旨:狼虽然狡诈凶残,但在机智勇敢的屠户面前,终究还是自取灭亡;而精短的议论之笔又是从具体的叙事之中生发出来的。可见,本文的议论和叙事联系十分紧密。提示: (1)C项中“止”通“只”,只有。 (4)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0-08-25 05:08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