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说不言他过,那看见别人错了也不帮助吗?也不说出来?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0:53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1-26 19:17
佛教中说不言他过,那看见别人错了也不帮助吗?也不说出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1-26 19:30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这里的言他人过,目的意在伤害,不管是无意的不自觉的,还是有意的,通过言论或宣传别人的过失,来达到损坏别人名誉的目的。
不言他人过,当看见别人错了的时候,说还是不说呢?愚以为: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智慧,需要慈悲。离开了这二者来谈这个问题,很难有正确结论。
例如,总不能公开场合去说吧,即使你是纯善了,没有一丝的恶念了,但肯定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对方很可能会恼羞成怒,甚至当场反脸。那就是好心办成坏事了。
又比如,你在等车,旁边有人抽烟,你本人对烟非常敏感,你劝是不劝?你在看书,室友开机听歌,声音不大不小,影响到你看书了,你非常生气,你劝是不劝?你是忍辱呢,还是劝责呢?
全中国人都在吸烟,为何偏偏要指责他呢?还不是因为他妨碍了我吗。这时候,你会忍住气,以光明正面的理由去劝他:吸烟有害健康!但如果是十字街头的一个强盗,手中拿着一把刀,嘴上叼着一根烟,我们还会去这样劝说吗?为何要举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正是要从中豁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的心。因为,人的心是非常非常微细的,非常善于自我欺骗,自我伪装,如果没有一把极好的手术刀和一把放大显微镜,要想看清自己的心,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佛陀老人家才说:不要以为你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不要随便相信你自己的想法与意思,只有成就了阿罗汉,你才够格!因为我执会随时参与进去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总结起来,这个问题,在实践操作上,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真的是设身处地去为对方着想了,真的是没有一丝的害人之心了,自己真的是一丝的嗔心都没有了,在悲智两方面您都已经尽力了,这时候您就放胆去做。当然,有时候大善心中夹杂着一点点的嗔心或者也行,毕竟大家都是凡夫嘛,但要尽可能地克服。
不言他人过,当看见别人错了的时候,说还是不说呢?愚以为: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智慧,需要慈悲。离开了这二者来谈这个问题,很难有正确结论。
例如,总不能公开场合去说吧,即使你是纯善了,没有一丝的恶念了,但肯定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对方很可能会恼羞成怒,甚至当场反脸。那就是好心办成坏事了。
又比如,你在等车,旁边有人抽烟,你本人对烟非常敏感,你劝是不劝?你在看书,室友开机听歌,声音不大不小,影响到你看书了,你非常生气,你劝是不劝?你是忍辱呢,还是劝责呢?
全中国人都在吸烟,为何偏偏要指责他呢?还不是因为他妨碍了我吗。这时候,你会忍住气,以光明正面的理由去劝他:吸烟有害健康!但如果是十字街头的一个强盗,手中拿着一把刀,嘴上叼着一根烟,我们还会去这样劝说吗?为何要举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正是要从中豁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的心。因为,人的心是非常非常微细的,非常善于自我欺骗,自我伪装,如果没有一把极好的手术刀和一把放大显微镜,要想看清自己的心,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佛陀老人家才说:不要以为你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不要随便相信你自己的想法与意思,只有成就了阿罗汉,你才够格!因为我执会随时参与进去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总结起来,这个问题,在实践操作上,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真的是设身处地去为对方着想了,真的是没有一丝的害人之心了,自己真的是一丝的嗔心都没有了,在悲智两方面您都已经尽力了,这时候您就放胆去做。当然,有时候大善心中夹杂着一点点的嗔心或者也行,毕竟大家都是凡夫嘛,但要尽可能地克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1-26 20:27
您可以把这张图片送给他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