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刘坤一和张之洞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教育改革,概括他们的教育改革建议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9:11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1-24 21: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江总督张之洞和刘坤一在1901年7月联名三次上奏,回应朝廷的号召。在第一份奏折中,他们强调忠实于现有体制,但指出需要改革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并且建议:1. 设立各级现代学校,课程要混合中国经典和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学、科学和技术。2.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加入中西两方面学科的问题。3. 停罢武科。4. 奖励游学。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13所国立大学、5所学院和9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四到五倍的增长。
  材料三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政府彻底修改了高等教育制度,旨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鼓励技术教育,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课程目录被修订,院校内的系科得到调整,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专业上。这样,掌握狭窄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便优先于接受整体教育。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刘坤一和张之洞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教育改革,概括他们的教育改革建议。
  (2)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取得的教育成就。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民国和共和国阶段教育的异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1-24 21:39
答案:(1)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面临国内和西方的双重压力。建议:设立现代学校,教授中西课程;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考西学;停考武举;奖励出国留学考察。   (2)成就:民国时,公立大学的重组;私立大学的良好发展;中等教育的增长。共和国时,院系调整;工科学院的创办;大量工程师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3)同:都涉及大学的重组;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异:民国时国立教育、私立教育并重;共和国教育注重培养专门人才,服务现实;共和国教育打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抑制人文科学,削减综合性大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1-24 23:14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