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2分)(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4分)(2)长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1:08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3-09 01:38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2分)

(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 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 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4分)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其中 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 类型。(2分)
甲:对外开放最早→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乙: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丙:林、矿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沉积(1分) 北(1分)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快于南岸(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3-09 02:32
(答案→)沉积(1分) 北(1分)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快于南岸(2分) 解析:试题解析:(1)三角洲为河流堆积地貌,长江三角洲主要在长江水的沉积(堆积)作用下形成;甲岛为沉积岛,由于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故河水集中流向南岸,南岸受侵蚀;而泥沙在北岸淤积,故有不断向北岸靠拢的趋势。(2)上海为长三角的最大城市,服务范围最大;城市化形成机制:在上海不断发展下,由于上海用地紧张等因素,企业不断外移,促进周边城市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为乙模式;甲—珠三角,丙—东北。(3)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从市场、政策、交通、科技、劳动力、协作性、能源等考虑,但一定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而不是全面铺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3-09 03:04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