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好在哪里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21:32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12-03 00:04
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好在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12-03 01:09
用“绿”字有如下四点好处:(1)能使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说“到”、“过”、“入”、“满”,都不免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绿”字好在比较具体、形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2)能调整全篇色彩。作诗犹如绘画,着色太浓,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情意反被冲淡;着色太淡,难免让人感到单调,一般人都喜欢浓淡相当。“绿”字,不浓不淡,自然本色,能起到调整全篇色彩的作用。(3)“绿”字是入声字,是响字。《诗人玉屑》卷三曾提出过“眼用响字”的理论,就是一句之中谓语所用的字,要念起来响亮一些。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又根据韵母收音的特点,把平、上、去三声统称为舒声,把入声称为促声。平声字,念起来高而平,尾音便于拉长,可确定为响字,这一点大家一般容易理解。促声韵的字,一发即塞,这样倒给人“脆”的感觉,念起来,比上声、去声字似乎要响亮一些。所以这个“绿”字念起来干脆而又响亮,让人耳目为之一新。(4)能唤起切合诗歌主旨的联想。“绿”字用法唐诗屡见。如立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出门绿,小隐湖中花”。为什么唐人的诗句均含“绿”而不出名。而王安石的这句诗却十分出名,原因有二:其一,是修改了十多次才定“绿”字,是重修改炼字的典型例子,成了文学创作中用字的佳话。其二,就是“绿”字能唤起切合诗歌主旨的联想。王维《送别》诗:“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说明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说“又绿江南岸”,就很自然引起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