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其美术魅力又是如何展现的?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21:12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2-08 02:31
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其美术魅力又是如何展现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2-08 03:17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8 06:49
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在于书法同时具有形象美、思想美和情感美——
(施政明)——
走进书法展览厅,各种书体书风目不暇接,看着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同样,在收藏一幅书法作品时,往往不知道好在哪里,值不值。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大幅提升。书法不仅要有形象,还要有思想,有情感;书法不仅能感染视觉,还要震憾心灵!这就是说,真正的好书法必须同时具有形象、思想和情感这三样东西。
首先,书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结构和章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气韵神态表现的是一种形象,遒劲、典雅表现的也是一种形象,书法形象是神似的形象,是通过想象、联想得到的。如果第一眼就看出像什么,那它是画,不是书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以轻快、华美的笔法(笔画)表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形象;颜真卿的《祭侄稿》以随情挥洒的笔画表现悲愤慷慨、凝重悲壮的形象;苏轼的《寒食帖》以起伏跌宕,迅疾稳健的笔法表现苍凉惆怅、壮志难酬的形象。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
其次,王羲之的《兰亭序》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颜真卿的《祭侄稿》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追抚亲人,爱憎分明;苏轼的《寒食帖》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凄苦悲凉,忧国忧民。我们不仅能从文字内容中解读到,而且,我们还能从书法作品的笔画中感悟到。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思想!
再次,王羲之的《兰亭序》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之情;颜真卿的《祭侄稿》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表达对乱贼的仇恨,对亲人的哀伤的心情;苏轼的《寒食帖》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惆怅孤独、怀抱感慨的心情。同样,这种思想我们不仅能从文字内容中感受到,而且,我们还能从书法作品的笔画中领悟到。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情感!
书法是情感的书法,它不是主观、自由、混乱的情感,而是客观的,有目的,有意识,有意义的情感,能被观众捕获并产生共鸣。“书法是运用文字笔画表现具有形象、思想和情感审美的书写艺术”。“形象、思想和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缺一不可。如果书法只有“形象”,没有“思想和情感”,那么,绘画书法、涂鸭书法就会泛滥,书法缺少血肉,缺少生命力,成为行尸走肉;如果书法只有“思想”,没有“形象和情感”,那么,书法就成了没有鲜花和绿叶的枯干,缺少形式美,缺少“喜怒哀乐”情感;如果书法只有“情感”,没有“形式和思想”,那么,书法就成了人人都可以乱写的艺术,成了不讲规矩的艺术,缺少形式美,缺少思想美。
当代的我们,对名人书法和艺术书法混淆不清。其实名人书法和艺术书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名人书法是看重名人的历史和地位,把书法作品只是看作名人的一件物品,其价值在名人的历史地位上,当然名人书法家除外。艺术书法更多地体现在艺术上。什么样的书法才具有艺术性,这就要看书法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思想、情感,而且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艺术书法哪怕再过几十年、几百年,艺术的光环永不褪色。如果是收藏书法,那么,既是名人又有艺术书法的作品最好,它的价值既在名人的历史地位上,又在作品艺术性上,具有了双重价值。
书法表现的就是一种形象,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是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是文字笔画线条表现形象美、思想美和情感美的书写艺术。书法只有具备文字笔画线条形象美、思想美和情感美时才是好书法。
(施政明)——
走进书法展览厅,各种书体书风目不暇接,看着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同样,在收藏一幅书法作品时,往往不知道好在哪里,值不值。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大幅提升。书法不仅要有形象,还要有思想,有情感;书法不仅能感染视觉,还要震憾心灵!这就是说,真正的好书法必须同时具有形象、思想和情感这三样东西。
首先,书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结构和章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气韵神态表现的是一种形象,遒劲、典雅表现的也是一种形象,书法形象是神似的形象,是通过想象、联想得到的。如果第一眼就看出像什么,那它是画,不是书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以轻快、华美的笔法(笔画)表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形象;颜真卿的《祭侄稿》以随情挥洒的笔画表现悲愤慷慨、凝重悲壮的形象;苏轼的《寒食帖》以起伏跌宕,迅疾稳健的笔法表现苍凉惆怅、壮志难酬的形象。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形象!
其次,王羲之的《兰亭序》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颜真卿的《祭侄稿》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追抚亲人,爱憎分明;苏轼的《寒食帖》在表现一种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思想——凄苦悲凉,忧国忧民。我们不仅能从文字内容中解读到,而且,我们还能从书法作品的笔画中感悟到。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思想!
再次,王羲之的《兰亭序》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之情;颜真卿的《祭侄稿》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表达对乱贼的仇恨,对亲人的哀伤的心情;苏轼的《寒食帖》在表现一种形象、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情感——惆怅孤独、怀抱感慨的心情。同样,这种思想我们不仅能从文字内容中感受到,而且,我们还能从书法作品的笔画中领悟到。
所以,书法表现的是一种情感!
书法是情感的书法,它不是主观、自由、混乱的情感,而是客观的,有目的,有意识,有意义的情感,能被观众捕获并产生共鸣。“书法是运用文字笔画表现具有形象、思想和情感审美的书写艺术”。“形象、思想和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缺一不可。如果书法只有“形象”,没有“思想和情感”,那么,绘画书法、涂鸭书法就会泛滥,书法缺少血肉,缺少生命力,成为行尸走肉;如果书法只有“思想”,没有“形象和情感”,那么,书法就成了没有鲜花和绿叶的枯干,缺少形式美,缺少“喜怒哀乐”情感;如果书法只有“情感”,没有“形式和思想”,那么,书法就成了人人都可以乱写的艺术,成了不讲规矩的艺术,缺少形式美,缺少思想美。
当代的我们,对名人书法和艺术书法混淆不清。其实名人书法和艺术书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名人书法是看重名人的历史和地位,把书法作品只是看作名人的一件物品,其价值在名人的历史地位上,当然名人书法家除外。艺术书法更多地体现在艺术上。什么样的书法才具有艺术性,这就要看书法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思想、情感,而且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艺术书法哪怕再过几十年、几百年,艺术的光环永不褪色。如果是收藏书法,那么,既是名人又有艺术书法的作品最好,它的价值既在名人的历史地位上,又在作品艺术性上,具有了双重价值。
书法表现的就是一种形象,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是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是文字笔画线条表现形象美、思想美和情感美的书写艺术。书法只有具备文字笔画线条形象美、思想美和情感美时才是好书法。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2-08 06:33
悟性
- 3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2-08 05: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4楼网友:执傲
- 2021-02-08 04:11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感动世界的艺术,在于它的构成上有许多符合道德要求的因素和原理,其形体结构就有丰富的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情趣,可以从中发现蕴涵其中的德育因素,中国汉字平稳的态势,匀称的体形,和谐的结构,表现了搭配,疏密,穿插,开合,揖让,黑白,协调的整体思想和笔法,墨法,章法等创作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了这一人文科学功能多样的特性。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书写,就自然产生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是这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写字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国书法的神奇所在。历史上的中国书法家其风格各不相同,由此就有不同的美感因素产生,众多的优秀名作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或苍劲,古朴,或飞动,飘扬,或庄重规整,或清秀洒脱,或粗犷豪放,或疏朗空灵,或厚实沉重等等不同的或象征或抽象的意念。所有美的因素,都通过人的视觉从心理上可使观赏者产生共鸣,艺术的感染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其美感又化作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默默地陶冶性情,锻炼意志,提升品格,启迪思维,培养情操。其实这就是书法漫长的修炼与学习过程中得到的重大的“意外收获”,书法作品的所有的美,都成了学生人格美的象征。我们欣赏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王羲之,王献之,邓石如,何绍基,林散之,启功等历代书法大家与作品,感受狂草的飞扬恣肆,灵动飘逸和隶书的质朴浑厚,规整稳重,波挑纵横,点画跳跃庄重劲健。欣赏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这一神品于用笔上中锋与侧锋的穿插变化,将中锋与侧锋交融成一个整体,而运笔的转折,丝牵与映带,既丰富又自然,既生动又精练既漂浮又有力其字势大,小,正,侧,俯,仰,千姿百态,布白则以疏朗为主加以微妙的疏密松紧之变化,让观赏者能体验到书家潇洒俊爽,飘逸遒没的书风。
书法艺术的本身是线条艺术,在点画线条的浓淡,粗细,黑白,刚柔等变化中表现出笔法和墨法的特殊韵味。古人云:“不知笔法,安知墨法”,“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古代书论中“运墨而五彩具,是为得意。”以后的书法理论中又有“七墨”“六色”“五彩”之说。这一切都表明书法具有作为线条艺术同时具有独特的笔墨韵味,在书法欣赏与书法实践中品味书法艺术里黑白相随,虚实相生,浓淡相配,刚柔相济,徐迟相合,点线相依的整体的艺术之美。
书法艺术的本身是线条艺术,在点画线条的浓淡,粗细,黑白,刚柔等变化中表现出笔法和墨法的特殊韵味。古人云:“不知笔法,安知墨法”,“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古代书论中“运墨而五彩具,是为得意。”以后的书法理论中又有“七墨”“六色”“五彩”之说。这一切都表明书法具有作为线条艺术同时具有独特的笔墨韵味,在书法欣赏与书法实践中品味书法艺术里黑白相随,虚实相生,浓淡相配,刚柔相济,徐迟相合,点线相依的整体的艺术之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