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成语还是俗语还是...?请问如果界定?谢谢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23:35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1-27 02:46
请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成语还是俗语还是...?请问如果界定?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27 03:38
是俗语~
原来“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原来“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1-27 07:11
dui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2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1-27 05:3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句俗谚。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的《状留篇》中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大意是:河水结成厚冰,不是一天骤然寒冷的结果;用泥土堆积成高山,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这两句话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必须要经过酝酿、发展的过程,决不会突然而来。
不过,古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谚语,是一句谐音双关语,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却还有别外的含意,则是把“寒”字借用为音近的“嗛(xián)”。嗛,是怀恨的意思,表面上是说“非一日之寒”,意思却是说:“怀恨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嗛”。为了不明说“嗛”,便用“寒”字借代;为了使“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便以“冰冻三尺”作比喻。
现在我们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把它用作谐音双关语,而是用它来比喻事情的发生,早有前因,并非偶然。
- 3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27 04:42
成语典故: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并不是胡说,而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恒!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