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30首八言律诗,30首,八言的。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1:30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2-15 05:43
求30首八言律诗,30首,八言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2-15 07:21
第三无色界魔王歌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象。部制我界统乘玄都。有过我界身入玉虚。我位上王匡御众魔。庾信《燕射歌辞·周五卢调曲》中的角调二首。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口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末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型。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采穷已之竹。克明其德责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见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唐庐群《吴少诚席上作》: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仁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八言诗比较少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15 07:39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目录

律诗的特点
律诗的形式
律诗各联的名称
律诗的格律 1. 律句 2. 粘对 3. 孤平和三平调 4. 拗救 5. 对仗
律诗类型范例 1. 五律类型 2. 七律类型一 3. 七律类型二 4. 七律类型三 5. 七律类型四
律诗的特点
律诗的形式
律诗各联的名称
律诗的格律 1. 律句 2. 粘对 3. 孤平和三平调 4. 拗救 5. 对仗
律诗类型范例 1. 五律类型 2. 七律类型一 3. 七律类型二 4. 七律类型三 5. 七律类型四
展开
编辑本段律诗的特点     

作品赏析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编辑本段律诗的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 编辑本段律诗各联的名称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编辑本段律诗的格律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