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童心说(节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13:28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04-12 23: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童心说(节选) [明]李贽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有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谈,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 [注]矮人,指民谚矮人看戏,比喻是非好歹不分,人云亦云的情况。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遽:突然。. B.童心固自在也。 固: 本来。 . C.著而为文辞 著:写作。. D.言虽工,于我何与 工:精巧。.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童心丧失原因的一组是 ①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②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 ③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有言皆闻见道理之言 ④有道理从闻见而入,以为主于其内 ⑤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 ⑥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贽认为童心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本心,是要彻底摒弃虚伪而保有纯粹真诚之心。 B.李贽认为“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所以为了不失去童心,人一定不能读书。 C.李贽指出圣人著书立说不是为了妨碍读书人的童心,后人误解圣人初衷,反倒因读书而失去童心了。 D.李贽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指出“童心既失”的可怕后果;社会充满了虚伪的风气,人人都说假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2)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4-12 23:28
1. C。著:显现。 2. B。①说的是童心不能被否定。③⑥说的是童心丧失的结果。 3. B。 “为了不失去童心,人一定不能读书。”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4.(10分) (1)在这样的(基础)上来与人交谈,语言不会真实;表现在处理政务上,政务就会失掉根基。 译出大意给2分;“见”“政事”“根柢”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于是天下的至理名言淹没在假人社会中而不能传给后世学者,这种情况难道还少见吗。 译出大意给2分:“至文”、“湮灭”、“假人”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 文言文参考译文: 龙洞山农给《西厢记》写序时,在末段说道:“聪明智慧的人,可千万别讥刺我‘还保留着一颗童心’,这就可以了。”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的人;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有真诚的本性。 童子是人的最初阶段;童心是人的最初本性。人心本性怎么可以失掉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许多人的童心很快就失去了呢?恐怕正值人的童年时,通过耳目得到了视听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就会取代童心的位置。当人长大后,有很多道理从视听信息的积累中逐步形成,这些道理又会取代童心的位置。这样长期发展下来,随着成年人的各式仁义道德和各种信息量日益增多,所谓见识也就日益增多。于是又增加了追逐美名的欲望,而追逐美名的欲望必然取代童心;同时成人又懂得不好的名声是可卑的,于是便想方设法来掩饰自己的丑行,童心又必然丧失很多;这些道理见识,大都是从多读书多明白仁义道德而得来的。古代的圣人哪一个不读书呢?即使不读书,童心依然存在;即便多读书,也是为了巩固童心让他万勿失掉罢了。绝不像后来的学者们,反而因为多读书多懂得仁义道德竟然蒙蔽了原本的童心。学者们既然因为多读书多懂仁义道德而遮蔽了童心,圣人又何必要多多地著书立说流传后世,用来蒙蔽学者们呢?童心被蒙蔽之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来与人交谈,语言不会真实;表现在处理政务上,政务就会失掉根基;表现在著书立说上,文章词语就不能诚信通达。如果不凭借心灵深处美轮美奂的道德修养,如果不依靠人格中光辉灿烂的诚信品行的锤炼锻铸;想要求得一句道德真知,那也是根本办不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因为至信真诚的童心丢掉以后,只剩下虚伪的仁义道德和道听途说的见识来迷惑心灵了。 既然只剩下虚伪的仁义道德和道听途说的见识来迷惑心灵,那么所谈论的必定都是道听途说的事情和理论,而不是发自童心的真诚话语。语言虽然说得精巧,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这难道不是借假人来说假话,做假事,写假文章吗?恐怕人要是假的,那一切就都成假的了。由此可知,在社会中往往是用假话与假人交谈,假人就会高兴;把假事告诉假人,假人也会高兴;写假文章与假人交流,假人必定也是高兴的。没有什么不是假的,又有什么必要来辩白真伪呢?于是天下的至理名言淹没在假人社会中而不能传给后世学者,这种情况难道还少见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4-13 00:42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