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I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8:49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01-30 13:11
I.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2)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Ⅱ.下图显示在某一群落中4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Ⅳ是一种绿色植物,根据图表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Ⅳ最可能作为种群  的食物供应。
②下列各因素中,对种群Ⅱ在第5天至第7天间的数量变化有最大影响的是  A.出生和死亡B.迁入和迁出C.食物的短缺和疾病D.死亡和迁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1-30 14:48
(答案→) 解析:I.(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大豆。 (2)影响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有许多,主要是天敌和食物,由图中信息,b点大豆株冠形成,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快速增加,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田鼠能更好地逃避天敌,由图中信息,大豆开花结实、植株萎蔫两阶段田鼠种群密度分别增大和下降,可推知食物对田鼠种群密度影响较大。(3)曲线Ⅰ田鼠种群密度低于曲线Ⅱ,可推知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密度更大;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可通过合理植树,适量引入田鼠的天敌,从而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Ⅱ由图可知种群Ⅳ与Ⅱ是捕食关系,在第5天至第7天种群Ⅳ数量增多,所以种群Ⅱ数量减少不是食物的原因,选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30 15:57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