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传统制茶方法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1:00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3-27 05:14
传统制茶方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3-27 06:01
传统制茶法分为,手工浪菁,踩菁,手工揉茶等几个步骤。而每个步骤的内容又大有不同:
  手工浪菁
  手工浪菁,促进茶叶中的水份散失,并促进发酵。整个制程下来大约要四~六次,最后一次时时间要拉长,因为水份散失的差不多,要让它发酵了大约20~40分钟。
  茶要时常动它,才会保持活性,不然一片叶子摘下来,置放不动,几个小时后就死了。而茶叶摘下来十几个小时,叶身还很柔软的很有活性哦。
  炒菁
  手工炒菁,以前的都需烧柴火,用竹片做成炒刀,这个温度很高很高,大约二佰多度,不然茶菁是炒不熟的(杀菁不完全)。一次的量大约是五~八斤左右。大约要15分钟左右才会杀菁完全,中止发酵。炒不熟的茶,通常水色比较红一些,而且茶泡起的茶汤有的混浊感。
  踩菁
  杀菁完全后,需用力踩、蹂、踏,等的让茶汁附在表面上。放心这双脚,在踩茶之前才用掉了二个肥皂而已......杀菁完之后的温度是很高的,普通人会在上面跳舞,因为很烫.
  有人说,用手炒,用脚踩的茶比较香,的确是这样的,因为人工的关系,所以没办法揉的很紧结,而茶如果不要那么紧结的话,香气会更清扬的没错。
  手工揉茶
  手工揉茶,以前的布球都很小,大约只有三~四斤左右,而现在动则十来斤不一样。这个就是尽量将布绞紧,以利「茶叶」成型。
几个过程之后,干燥就是成品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3-27 06:13
茶叶的制造及分类
茶的制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各方面的条件相互配合得宜,才能制出令人回味无穷高品质的茶叶。目前茶叶的制造已可工业化大量生产,但许多参加比赛得奖的茶叶仍是手工制作,像是一件艺术品。茶叶由茶树上采摘后,经不同的加工过程可制作出各式不同的茶。一般茶叶的制造过程包含了采摘茶菁、日光萎雕、室内静置萎雕、炒菁、揉捻及干燥等步骤。其中,茶菁的品质影响成茶的品质甚钜,而品种、季节与采摘时间则会影响茶菁的品质,一般而论春茶、冬茶品质佳,秋茶次之,夏茶最差。
摘下的茶菁(茶树的嫩叶),需立即进行发酵的步骤,其中「日光萎雕」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使茶菁的水分蒸散,并活化茶菁中的酵素开始进行发酵;「室内静置萎雕」则是延续日光萎雕所引起的发酵作用。制茶学所称的「发酵」,与一般食品的发酵(如酿酒、酱油)不同,并没有微生物的作用,而只是茶菁内单纯的酵素作用。发酵完的茶菁接着利用高温破坏茶中酵素的活性,这步骤即称为「炒菁」,目的是固定茶的风味。
为使茶叶易于冲泡,制茶者会把炒菁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利用外力使茶叶卷曲成形、并使茶叶组织细胞遭到破坏,汁液流出附着在茶叶表面上。最后进行「干燥」,利用高温来停止茶菁中所有的生化反应并降低水分,固定茶叶品质,同时也具有改善香气及滋味的效果。
茶叶的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不一,有依产地、季节、茶树品种来分类的,也有依外观形状、色泽、香气或制法来区分的。目前较广为接受的方法,是依茶的发酵程度来区分。由上述萎雕(发酵)程度的不同,可把所得成品分为不发酵茶、部分发酵茶及全发酵茶三种。
「不发酵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是绿茶,绿茶在制造过程中并无萎雕及搅拌等过程,茶菁摘采后直接进入炒菁步骤,炒菁是把茶菁中的酵素作用完全抑制,也因此保有最多茶菁的原始成分,例如儿茶素与叶绿素,因此茶汤的色泽较绿。
「部分发酵茶」的制程则是较不发酵茶多了萎凋及搅拌步骤,在这过程中,茶中一部分的化学成分会因酵素作用而发生了变化,产生了特殊的香气及滋味,冲泡出茶汤的色泽与绿茶不同,变成金黄色至琥珀色,代表产品包括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木栅铁观音等。
「全发酵茶」制作过程特殊之处在于其萎雕的程度最高且最完全,因而茶菁内原有的一些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生成茶黄质及茶红质等有色物质,故茶汤色泽是深红色,代表产品为红茶。
此外,还有一种后发酵茶,主要利用霉菌使不发酵茶(绿茶)进行微生物发酵,近来广受欢迎的普洱茶即属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