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不能片面地只看一个方面。那么,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为 (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4:30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3-02 23:54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不能片面地只看一个方面。那么,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为 (  ) 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 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03 00:34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故C观点符合题意,A、B观点均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观点错误,应该是对待传统文化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故答案应选C。
点评:该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是文化生活的常考且非常重要的考点,对于传统文化的特征、作用、态度等考生一定要重点注意,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03 01:41
开篇便是一种逼人的气势,如山洪暴发。三千白发,飘飘洒洒,由愁而生;映入明镜,好似白雪的秋霜,让人感到一阵寒意,一丝忧伤。“愁”原来是这么个模样!如此的白发,如此的愁,也只有李白能够写出。 我很喜欢李白的诗,知道他本人,也是源于他的诗歌。[静夜思]这首诗,相信大家在幼儿园或很小的时候就背过的,但现在再让大家背,肯定没有背不出来的,甚至有人拥有对它终身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便是李白的诗的魅力所在。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一生写过无数诗篇,其中大量的优秀诗篇被人传诵至今。他二十五岁时初次离开蜀,周游天下,在船上便写下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名句,把自己对故乡的依恋通过江水生动地表现出来。他因受权贵诋毁,离开长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表现了李白虽受打击,仍心怀抱负,勇往直前的心理。在被赦免后,东下江陵的小舟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一个“轻”字巧妙地表现了他当时惊喜交加的心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