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呢?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15:16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12-20 05:22
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2-20 05:4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这种人 现代社会简直是凤毛麟角,按古代文人的描述,君子不求财,不为名,可如今社会有几人能做到?而且君子以帮助他人为乐,自己有困难尽量是不麻烦别人的,但凡君子者,是可以舍弃生命为朋友 和自己的理想的,至于小人,我想我们都是小人,从另一层面来说,我们都无法做到不爱财,不爱利,都无法做到不为5斗米折腰。说以我承认我是小人,而且是彻头彻尾 市井小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12-20 10:01
君子与小人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尺与概念,在中国自古就有正人君子和卑鄙小人之说,其分辨在各个时期和朝代都有细节上的出入。但凡君子永远都是美好人格和行为语言的代表。所谓君子,在国人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典范,是社会道德形象的化身。而小人是针对君子而言,他代表一切非君子的行为以及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有违人的一切尊严和做事原则都属非君子行为,而低于中线者,视其为小人,严重者,将视其为恶人。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人眼中和心里小人的尺度和界限。对于君子与小人,中国伟大的圣人孔子有很好的论证,中国人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也是以此观点延续和继承过来的。但以后,一代一代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成为现代人心里和眼里的君子小人。孔夫子的君子、小人观是值得后来人学习和继承的中华文化遗产,也需要后代中国人很好的借鉴,使其发扬光大。
  • 2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12-20 09:07
君子有宽广的胸怀,小人勾心斗角,见风使舵,善于阿谀奉承。比如鲁迅和王熙凤就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 3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12-20 07:34
君子者 权重者不媚之 势盛者不附之 倾城者不奉之 貌恶者不讳之 强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从善者友之 好恶者弃之 长则尊之 幼则庇之 为民者安其居 为官者司其职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此君子行事之准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所以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征: 1.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此为乐。 2.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3.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是小人,但很容易因为受上司宠爱,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4.喜欢阴奉阳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办事风格,因此对你也可能表里不一。 5.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6.喜欢踩着别人的献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其开路,而你的牺牲他们是不在乎的。 7.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8.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不只有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 4楼网友:煞尾
  • 2021-12-20 07:07
君子与小人   君子,最初是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后,“君子”与“小人”渐渐成为“有德者”和“无德者”的称谓。现在“君子”泛指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泛指人格低下之人。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圣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 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让我们来大致归纳一下吧:   1,君子讲道义,符合道义的事才做;小人讲势利,做事只求有利而不讲道义。   2,君子讲正理,以理服人,服不了则不再讲;小人总说歪理,无理也要争三分。   3,君子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小人阳奉阴违,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4,君子追求和谐,宽以待人,以和为贵;小人存心捣乱,意在乱中谋取私利。   5,君子严责自己,日三省其身;小人暗算他人,从不反省自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