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桑树和枣树》学前班教案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7 06:07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11-26 06:52
《桑树和枣树》学前班教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1-26 08:26
设计背景
  通过分类这节课,力图体现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儿童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在教学中,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注重培养儿童的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学生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2,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1按标准进行分类,并能说说什么是分类,2对不同物品分类,培养儿童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衣服,鞋子,书及作业本,瓶子,篮子,玩具狗。
  活动过程
  评价等级:
  小朋友每6人一组,围成半圆形坐好,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书等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这间教室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瞧都有哪些东西?
  生;有小狗、书、衣服、还有鞋子、瓶子,篮子。
  师;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卫生。
  师;你能给老师好的建议吗?
  生; 应该把东西整理好。把同类放在一起。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教师引导幼儿每组选择收拾一种物品,每组把东西一样一样地分类放好。
  师 : 老师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兴趣很高,乐于参与。有序的上来捡本组物品。
  让幼儿感受到分类的好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觉得每组分得都好,很整齐、很漂亮。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