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有哪些历代名人的故事,如:福清、南平、建瓯等地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2:02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4-02 22:52
闽北有哪些历代名人的故事,如:福清、南平、建瓯等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4-03 00:04
杨思恭,于唐末徙居邵武,子孙徙居广东高州、广州和江西信丰等地。杨安信,系是江西庐陵县,鲁虞部侍郎杨辂之孙。兄弟五人均徙居汀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4-03 01:28
砖雕“肃公接旨” 游酢的故居在建阳麻沙镇长坪村,其先祖游匹就葬于豸山(因其山酷似一古钟,当地人称为钟山)。 当地流传着关于游匹的一个故事。当时长坪富垅村里有一虞姓人家,家道殷实,仅有一女天生丽质,可惜却是哑巴,对此虞家夫妇常唉声叹气。一日,村里来了一个相命的风水先生,虞家热情接待。相命先生临走时说:“你女儿开口之时就是她出嫁之日。”不久之后,游匹来到虞先生家讨水喝。女儿对正在忙碌的父亲说:“有客人来了。”虞先生惊讶不已,遂让游匹与虞氏成亲。虞氏贤良淑德,堪称村里妇女的楷模,成为游匹很好的帮手。后来,虞氏过世了,村里编扎鲤鱼灯为她送行。以后每年春节,村里都要举行一次鲤鱼灯游行,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游酢为游匹的第九代孙,系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字定夫,又称豸山先生。从小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20岁时,游酢赴河南洛阳拜二程为师,为程门四大弟子之首。在宋元丰五年(1082年)考中进士,官历萧山尉、太学录、太学博士、监察御史、知州、知军等职。 游酢年轻时就事业有成,仍好学不倦。他曾与杨时到河南洛阳拜程颐为师学习理学。严冬的一天,游酢和杨时向程颐求教,见老师闭着眼睛睡着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程颐一觉醒来,见他俩满身披雪伫立着,忙招呼进屋。此时,地上的积雪已达一尺多深,“程门立雪”从此成为尊师佳话。 游酢46岁时任泉州通判,为拓展闽学,他弃官回到故乡,在建阳禾平里(今麻沙)建麓草堂进行讲学,其主要著作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朱熹对他极为推崇,称他“清德重望,皎如日星”。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多处采用游酢的言论。 岁月流逝,游酢讲学著述的“豸山书院”,如今仅存清代砖砌大门及残墙,坊刻文物散失殆尽,所有经历湮没无闻。近年重修“豸山书院”及游酢文肃堂,内有游酢生平及雕像。 在长坪村还现存“七子门楼”古迹。相传,游酢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一生均勤勉励志,各盖有一座楼房,但每座楼之间都楼楼相依,房房相通,后因村里的河流几次改道,楼房的后半截均被水毁,其中间一幢还因火灾而成为废墟。 文肃公祠的后面是游酢墓,不是特别的宏伟,但庄严肃穆。其实游酢并不葬在这儿,据专家考证得到认定,游酢老年辞官后定居安徽含山,71岁时病逝,游酢墓坐落在含山县林头镇杨山村的车辕岭。游酢后裔为能让其回归故里,特前往安徽含山县林头镇杨山村的车辕岭游酢墓前取了一包土葬于此。(
是游酢的故事
是游酢的故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