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泡脚加入什么较好?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7-24 21:1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7-24 22:57
其实 都说加东西好 我觉得 什么也不需要 热水泡脚就行 想加 加点除脚臭的 (没了便什么也别加)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7-25 01:40
- 2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7-25 00:14
民间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谚语,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喜欢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人越来越多。用热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生活中,有些人习惯在泡脚时把脚泡得通红,并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而事实上,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正在发育期的小孩尤应注意,如果常用过热的水泡脚,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糖尿病患者对水温的高低也应特别留意,因为这类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使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烫伤。 除了水温外,泡脚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许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病的患者,常用中药泡脚来辅助治疗,但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凉水也有助血液循环,解疲劳啊热水泡脚可需按摩,凉水泡脚可不必按摩自可达到血液循环解疲作用。
脚底按摩三法 人老脚先老。从中医角度讲,人体穴位最密集的就是脚底,共有76个穴位。常做脚底按摩,能缓和人身体的疲劳紧张,延年益寿,增强精力,特别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日常在家里,洗完澡,泡完脚之后,可以自己按摩脚部。大致有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 功效: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功效: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上述人群不适合足浴。 泡脚小偏方 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 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也可消除疲劳,治疗睡眠障碍。 ■泡脚小贴士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最多30分钟,否则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因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点按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