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徐庶的简介?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22:11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4-02 22:36
徐庶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02 23:08
徐庶原名徐福,本是寒微人家的孩子。(注:《魏略》原文“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有人将其解释成徐庶原为姓单人家的孩子,不过目前主流说法将“单家”解释成背景单薄、出身寒微的人家,故有了如本文的解释。)

徐庶年少时爱好任侠击剑,曾于东汉中平末年(189年左右)为人报仇,脸上涂上白垩,披发逃走,被官吏抓获。官吏问他姓名,他不回答,于是官吏将他绑到车上,击鼓行于市,认识他的人也不敢说。后来,徐庶的同伴一起来解救他,得以逃脱。徐庶感慨获救,从此弃刀戟,换上疏巾单衣,折节向学。开始拜访学堂之时,诸位学生听说他以前作过贼,都不与他接近。徐庶于是摆出卑躬的态度,常早起独自扫除,从而得以听课,通晓义理。他与同郡的石韬交好。

东汉初平年间(190年-193年),中原地区开始战乱,徐庶和石韬一起南行,客居荆州。到达荆州后,徐庶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

刘备屯于新野期间,徐庶去见刘备,被刘备所器重。后经徐庶的推荐,刘备得到了诸葛亮。

208年,曹操南征,刘备于长坂兵败,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徐庶向刘备告辞,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就是靠这方寸之地。如今已失老母,方寸乱了,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于是刘备同意徐庶离开,徐庶和石韬向北投降了曹操。

魏黄初年间(220年-226年),徐庶在魏国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魏太和年间(227年-233年),诸葛亮出兵陇右,听说徐庶和石韬在魏国的官位,感叹到:“魏国的人才就特别多吗!为何这二人不见重用啊?”几年后,徐庶病逝,留有碑在彭城。

以上资料取材于《三国志》、《魏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4-03 02:20
徐庶三国时谋士。先名福,本单家子,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好任侠击剑,后始折节读书,与诸葛亮等为友。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曹操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 徐庶
三国时谋士。先名福,本单家子,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好任侠击剑,后始折节读书,与诸葛亮等为友。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曹操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魏明帝时病死。
**************更多相关内容
徐庶
三国时谋士。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为游侠,后始折节读书,与诸葛亮等为友。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曹操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魏明帝时死。
**************更多相关内容
徐庶
【出典】 见“三顾”条。
【释义】 徐庶字元直,颍川人,是诸葛亮的知友。刘备屯新野时,他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促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遂用为典实。
【例句】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王质《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1646)这里说倘无徐庶的推荐,诸葛亮这位英雄人物便会遭埋没。
**************更多相关内容
徐庶徐元直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庶辞先主遂诣曹公。”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折节学问。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释义】 徐庶字元直,颍川人,少时好任侠,后折节读书,东汉末客居荆州,荐诸葛亮于刘备,因母被曹操所获,入魏,官至御史中丞。后世用以喻指才士或善于荐贤的谋士。
【例句】 ①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2576)作者之舅姓崔,这里以徐庶之友崔州平相切,谓有识之士愿同二十三舅结交。②何事明廷有徐庶,总教三径卧蓬蒿。(翁洮《赠进士王雄》7639)这里以徐庶借指王雄,赞其才识不凡。③今代徐元直,高风自可亲。(唐彦谦《宿赵别业》7670)这里用“徐元直”比喻赵,赞其品格高尚。
**************更多相关内容
徐庶
三国时谋士。初名福。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好任侠击剑,后弃其刀戟,折节学问,听习经业,义理精熟,与石韬、诸葛亮相友善。刘备屯新野(治今河南新野),即推举诸葛亮。刘备南行,庶与亮皆从行。曹军追获庶母,遂辞刘备,被迫归曹。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明帝时病死。
  • 2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4-03 01:00
庶,字元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当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徐庶与崔州平经常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以后司马徽也因避乱寓居荆州,二人在庞德公家见面,畅谈天下时势,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备以上宾礼待徐庶,并命为军师,共谋天下大业。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徐庶称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后引见,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他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后迫于曹操将其老母胁于曹营,而不得不离开刘备。但从不为曹操设谋。故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俗。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徐庶,字元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这里 徐庶 是 今湖北南漳县人,还有司马徽,也是,那里有司马徽水镜庄,白马洞,徐庶庙
  • 3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4-03 00:39
徐庶,字元直,原名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中国东汉至三国时期人物。 徐庶年少时好任侠击剑,初平时与石韬一同来到荆州,在荆州时与诸葛亮和庞统相交甚笃。刘备在新野时候,徐庶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徐庶与刘备一同南下,因其母被曹军虏获,徐庶只好向刘备辞别并投靠曹操。徐庶投靠曹操后,黄初时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太和时诸葛亮出兵陇右,知道徐庶仕才如此,曾感叹地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二人指徐庶与石韬,石韬曾与徐庶一同投靠曹操,黄初时为郡守、典农校尉)”。数年后徐庶病逝。在《三国演义》中,原为刘备的军师,助刘备破曹操军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之后曹操幕僚程昱献计,假托徐庶老母笔迹,写信把徐庶骗到曹操阵营,徐母因徐庶中了诡计而自杀,因此徐庶十分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任何一条计策,民间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