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错误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 方移动。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每空1分 共5分)
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错误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11:41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2-01 14:4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2-01 15:34
(答案→)(每空1分 共5分) 解析:(1)显微镜的操作: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增加视野的亮度。(2)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应该向左下移动。(3)放大倍数=物镜*目镜。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放大面积=长度*宽度=(物镜*目镜)2。所以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细胞时。换用10倍物镜。所看到的细胞数是64.(4)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辅助记忆:物长目短倍儿大。)。所以组合为:甲和丁。(5)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2-01 15:40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