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16:19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12-29 06:52
如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2-01-22 06:19
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小儿蛋白质不足或者小儿能量不足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对象为0-3岁的婴幼儿[1-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发生比率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有一些婴幼儿家长及孕妇因缺乏医疗健康知识、对疾病本身重视度不高、喂哺不合理以及日常辅助膳食搭配的不合理等,导致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症状。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发病原因及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营养不良患儿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3.89±1.20)岁。其中2个月-3岁的36例(45.0%),3岁-5岁25例(31.25%),5岁-8岁的19例(23.75%);城镇患儿29例(36.25%),农村患儿51例(63.75%)。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呆滞、烦躁不安、肌肉松弛、皮肤苍白、消瘦、脂肪减少等。并按照病情等级分别分为营养不良一级、营养不良二级、营养不良三级,其中一级有26例(32.5%),二级有35例(43.75%),三级有19例(23.75%)。小儿营养不良最普遍的并发症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   1.3 营养不良的病因分析   本次研究中发现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母乳喂养出现困难、混合型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引发等,母乳喂养:因为有些母乳的乳汁比较少,加之缺乏正确的喂养方法或者辅食时间的不规律等;混合型喂养:喂养方式不统一,导致患儿摄取营养往往不足;人工喂养:因其喂养方式不能够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成分,再加上喂养时间的不正确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本次80例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1)喂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完全依靠母乳的36例(45.0%),人工喂养19例(23.75%),混合喂养25例(31.25%),其中有喂哺不足的35例(43.75%),辅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的24例(30.0%);(2)先天性疾病:其中先天性唇裂2例(2.5%),腭裂2例(2.5%),且其中一部分患儿病因具备以上2到3点。并依据患儿病情的不同表现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帮助其尽早恢复病情,可以有效增加小儿营养不良治愈率,且目前尚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针对小儿营养不良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病情表现特征等,对其病因及相关预防治疗保健措施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总结如下。   3.1 一般临床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房间内的干净整洁、空气通畅、保持足够的阳光、合理饮食,注意调节患儿的合理饮食结构,对日常食物的选择应尽量选择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且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少食多餐,治疗时对患儿保持耐心喂养,避免出现喂养不当引发的患儿窒息现象,在其恢复期内注意提高或改变自身烹饪技术,以增强患儿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3.2 开展小儿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目前尚有许多孕妇、小儿家长等对小儿营养健康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所以,应对其及时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普及相关营养知识,培养其科学喂哺意识与方法,从思想根源上抓好小儿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从而降低病情发生率[3]。   3.3 合理喂哺   母乳中的成分是最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尤其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在喂哺时应按照小儿年龄来合理添加辅食。主要原则为先稀后干、先少后多、先素后荤等。小儿断乳后,给予易吸收、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品[4]。   3.4 积极开展疾病治疗工作   针对小儿营养不良临床上易出现的败血症、皮肤感染、胃肠道呼吸等相关疾病,宜根据患儿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时给予相关抗生素治疗,防治病情的进一步蔓延与恶化。   3.5 给予药物促进并改善小儿代谢功能   根据患儿病情的临床表现特征给予消化酶等药物帮助其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增强食欲,并且在此期间应提供足够的高热量与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帮助患儿改善机体代谢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健康成长。   3.6 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在一些急救治疗措施中,应注意电解质和脱水间的平衡失调处理[5]。特别是伴随有腹泻症状的患儿,宜注意液体的进入量,以防止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同时定期随访肝功能等机体情况,在电解质和液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给予营养支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2-01-22 07:16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