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有什么资源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2 00:50
- 提问者网友:欲望失宠
- 2021-03-11 18:59
柴达木盆地有什么资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3-11 20:38
问题一:柴达木盆地里有哪些资源? 这个当然是当之无愧的聚宝盆,因为我去这个地方几次了,聚宝盆意思很多人从经济上考虑,它有很多资源,首先是盐,不仅仅是我们吃的盐,氯化钠,还有别的盐,我们学化学,酸根加上金属就是盐,所以在化学上只要酸根加上金属离子就是盐。实际这种盐是非常丰富的,到了柴达木盆地,到了核心区,察尔汉盐湖,实际是青海钾盐公司,我去那个公司就想买这个公司股票,资源太丰富了,我去了那个地方堆积如山的钾肥,农民最需要的钾肥,洁白的像银山一样龚在那个地方,那个大吊车,抓车在那个地方就像小玩具一样,那么多人装袋子,装钾盐,给你感觉很震惊,富含的富有量。实际上那个地方的土地,你犁开一道沟,里面的盐叫晶间流体,藏在结晶体里面,流出来,沟里面都是绿色的水,那个水给它吸到盐池里面,铺开、展开,盐一蒸发,蒸发有几个层次,先晒出来,然后离析,最后结晶出来,随着水量的减少,溶解度越低的那种,越难溶解的物质最先出来,实际上咱们吃的那个氯化钠,出来的还是很晚的,他们是希望这个东西早出来,因为氯化钠比较容易溶解。
还有农民需要的钾肥,它是需要氯化钠先出来以后,还在那个水里面,需要再一个层次结晶出来。还有氯化镁,实际上氯化镁是很有用处的,由于现在各种原因,它的用途没有被开发出来,所以氯化镁沉淀出来以后,最后都被像肥料一样处理了。问题二:柴达木的自然资源 柴达木盐湖资源有三大特点:一是储量大。据初步勘探结果,柴达木盆地盐储量为6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它不仅是中国盐矿之冠,也是世界盐矿之冠。这些盐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设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2000年。二是品位高。东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平盐湖,卤水中锂含量比美国同含盐湖高出10倍,比其工业开采品位高出50倍。三是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其中钠盐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硼探明储量1100多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氯化镁探明储量约20亿吨。因此,柴达木盆地又称为“盐的世界”。 现状最近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问题三: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 柴达木盆地处于青海省西北部,四面环山,平均海拔为2700米至32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 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整个柴达木盆地盐类总储量达数百亿吨,而其中的钠盐可供全世界几十亿人口食用上千年。柴达木盆地现已累计探明的盐类及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铅、锌,众多的贵重金属等各类矿产资源86种,潜在经济价值达16.27万亿元。问题四:柴达木盆地的食盐是一种什么资源 柴达木盆地的食盐是化工原料,里面含有芒硝、钾盐、硼酸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如察尔汗钾盐厂已成为中国重要化工原料基地问题五:柴达木盆地盛产什么 您好
“柴达木”在蒙语中的含义是“盐泽”的意思。主要盛产钾盐,但其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问题六:青海省有哪些资源? 青海为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69.67万平方公里。
1.水能资源
全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流经之处,山大沟深,落差集中,有水电站坝址178处,总装机容量2166万千瓦,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尤其是黄河上游从龙羊峡至寺沟峡的276公里河段上,水流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投资省,造价低,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初步规划可建设6座大型电站和7座中型电站,总装机1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境内江河有流量在每秒0.5立方米以上的干支流217条,总长1.9万公里。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通天河(长江上游)、扎曲(澜沧江上游)、湟水、大通河全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省内有湖泊230多个,总面积约7136平方公里,其中咸水湖50多个,淡水湖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2个。中国第一大内陆湖——青海湖,海拔3200米,是本省重要的渔业基地。察尔汗、茶卡、柯柯等盐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化资源。
2.光能资源
青海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光能资源,全省日光辐射在160~175大卡/平方厘米,柴达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3533.9小时,是著名的阳光地带。
3.风能资源
青海省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总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
4.化石资源
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5.矿产资源
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矿产总类87个,单矿种产地数688个,其中,大型134个,中型174个,小型380个。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7万亿元,占全国的13.6%。在已探明的矿藏保有储量中,有58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钾、锂、锶、石棉、芒硝、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6种排在前三位。
在2010年在青海冻土带又发现了“可燃冰”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陆地上发现“可燃冰”的国家,入选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有望成为未来的新型能源。2011年底有矿山企业833个,从业人员6.95万人。当年生产矿量7297万吨,汽体矿量56亿立方米。2012年全年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总产值391.3亿元,利润总额84.6亿元。
6.土地资源
2011年,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1.75万平方公里(0.7175亿公顷),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三个自治区,居全国第四位;全省耕地面积54.27万公顷,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与草田轮作地以及宽度小于2米的沟、渠、路、田......余下全文>>
还有农民需要的钾肥,它是需要氯化钠先出来以后,还在那个水里面,需要再一个层次结晶出来。还有氯化镁,实际上氯化镁是很有用处的,由于现在各种原因,它的用途没有被开发出来,所以氯化镁沉淀出来以后,最后都被像肥料一样处理了。问题二:柴达木的自然资源 柴达木盐湖资源有三大特点:一是储量大。据初步勘探结果,柴达木盆地盐储量为6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它不仅是中国盐矿之冠,也是世界盐矿之冠。这些盐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设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2000年。二是品位高。东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平盐湖,卤水中锂含量比美国同含盐湖高出10倍,比其工业开采品位高出50倍。三是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其中钠盐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硼探明储量1100多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氯化镁探明储量约20亿吨。因此,柴达木盆地又称为“盐的世界”。 现状最近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问题三: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 柴达木盆地处于青海省西北部,四面环山,平均海拔为2700米至32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 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整个柴达木盆地盐类总储量达数百亿吨,而其中的钠盐可供全世界几十亿人口食用上千年。柴达木盆地现已累计探明的盐类及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铅、锌,众多的贵重金属等各类矿产资源86种,潜在经济价值达16.27万亿元。问题四:柴达木盆地的食盐是一种什么资源 柴达木盆地的食盐是化工原料,里面含有芒硝、钾盐、硼酸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如察尔汗钾盐厂已成为中国重要化工原料基地问题五:柴达木盆地盛产什么 您好
“柴达木”在蒙语中的含义是“盐泽”的意思。主要盛产钾盐,但其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问题六:青海省有哪些资源? 青海为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69.67万平方公里。
1.水能资源
全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流经之处,山大沟深,落差集中,有水电站坝址178处,总装机容量2166万千瓦,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尤其是黄河上游从龙羊峡至寺沟峡的276公里河段上,水流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投资省,造价低,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初步规划可建设6座大型电站和7座中型电站,总装机1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境内江河有流量在每秒0.5立方米以上的干支流217条,总长1.9万公里。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通天河(长江上游)、扎曲(澜沧江上游)、湟水、大通河全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省内有湖泊230多个,总面积约7136平方公里,其中咸水湖50多个,淡水湖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2个。中国第一大内陆湖——青海湖,海拔3200米,是本省重要的渔业基地。察尔汗、茶卡、柯柯等盐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化资源。
2.光能资源
青海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光能资源,全省日光辐射在160~175大卡/平方厘米,柴达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3533.9小时,是著名的阳光地带。
3.风能资源
青海省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总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
4.化石资源
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5.矿产资源
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矿产总类87个,单矿种产地数688个,其中,大型134个,中型174个,小型380个。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7万亿元,占全国的13.6%。在已探明的矿藏保有储量中,有58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钾、锂、锶、石棉、芒硝、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6种排在前三位。
在2010年在青海冻土带又发现了“可燃冰”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陆地上发现“可燃冰”的国家,入选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有望成为未来的新型能源。2011年底有矿山企业833个,从业人员6.95万人。当年生产矿量7297万吨,汽体矿量56亿立方米。2012年全年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总产值391.3亿元,利润总额84.6亿元。
6.土地资源
2011年,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1.75万平方公里(0.7175亿公顷),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三个自治区,居全国第四位;全省耕地面积54.27万公顷,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与草田轮作地以及宽度小于2米的沟、渠、路、田......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