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培养小孩的习惯??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6 04:14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7-25 03:24
如何培养小孩的习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7-25 04:37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4、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7、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7-25 06:40

凡是以身作则,孩子善于模仿,言传不如身教,还有,教育孩子是点滴积累的,就像滴水成江河,铁杵磨成针,就是这样的原理,作家长的都该明白。

要让孩子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成绩,都得到锻炼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观察孩子的心理和细微的变化,和其他孩子发生的事情,把自己还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消灭在萌芽中,祝你培养出健康的好孩子。

  • 2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7-25 05:54
常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玩具衣物扔得到处都是,却不晓得收拾整理,反复给孩子讲道理,时时督促,处处提醒,父母的这些做法对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孩子因父母唠唠叨叨而倍加反感,试想一下,在这样别扭的心情下,孩子还能感受到好习惯的美吗?好习惯还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吗?   有一名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对人一生发展的定向作用,另一方面是指后天习惯养成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相比较遗传来说,习惯是人们在长时间逐渐养成,且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态度和倾向。它是一个人携带终身的“名片”,伴随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成败荣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助力;而坏习惯则是人生的债务,成为制约人一生发展的瓶颈。   家庭用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习惯呢? 一、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的确,习惯使人的思维模式自动化,使人的行为不由自主,因此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1988年,75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得主齐聚巴黎。记者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请您谈谈,您是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在的东西?”这位老学者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习惯养成教育“小”中见“大”的意义。 二、坏习惯是人生的债务   习惯是人无法掩饰的自动化程序,人一旦养成一个坏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和综合修养水平就会由此表露无遗,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的习惯里面包裹着不被众人接受的缺点,那么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就像一个沉重的债务会让孩子背负终身! 三、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习惯养成教育   在家庭教育当中,孩子可学的很多,父母可教的也很多。那么在幼儿阶段,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这是身为父母要经常琢磨和思考的问题。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习惯养成教育,这是因为: 1.好习惯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身心 身心健康是幼儿茁壮成长的基础,这点在幼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还是交往,都需要身心支付基本的能量,良好的习惯可以调节孩子身心支付能量的平衡,使孩子既不因太疲劳而损伤稚嫩的身心,也不因无所作为而让幼稚的身心得不到锻炼。例如,晚睡早起、打闹无度、不善交友等,这些都会使孩子身心劳累;而饮食健康、睡眠规律、动静交替、友好善良,这些都会使孩子身心愉悦,健康发展。因此,为了维护孩子身心健康,幼儿教育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基本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2、好习惯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事,好习惯是最节约时间和最节省精力的方式,能使孩子把精力集中到主要的事情,不至于为其他事情所干扰,专心地发展潜能。例如,孩子喜欢游戏和探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专注和探究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收拾整理的习惯,他就会因为东西杂乱无章而着急,需要用什么东西的时候到处找,等找到了孩子可能己经疲劳了,或者刚才的兴趣也消失了。因此,父母不宜片面地认为开发潜能就是培养记忆力、学习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将教育的启蒙意义定位在各种好习惯的建构上。 3、好习惯有利于塑造积极的性格  习惯形成与性格塑造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习惯与性格的一致性在于对待事物态度的稳定性和行为方式的模式化上,性格反映孩子对事物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模式,是与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事件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极的性格通常体现了孩子的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消极的性格则体现了孩子个性和社会性的分裂和不协调。习惯与性格的不同之处在于性格比习惯更加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而作为性格形成的素材之一,习惯则落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点点滴滴中。因此,父母要将对孩子人生幸福的期望值落实在良好习惯的造就上。 4、好习惯有利于协调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幼儿园是父母较早打交道的正规教育机构。孩子进入幼儿园,是走向社会适应集体生活的开始,孩子可能会有许多不适应,困此也会产生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和交往习惯不同带来的。习惯不同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适应性,孩子不高兴和不适应会使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还会延缓教育速度,降低教育效果。其实,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应是一致的,只有二者携手共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想调整孩子的不适应,保持家庭与幼儿园的和谐性就必须着重于培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