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班老师眼中的我评语,我的老师贾平凹摘段赏析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6 13:58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5-05 15:14
大班老师眼中的我评语,我的老师贾平凹摘段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5-05 15:5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文学家韩愈给“老师”所下的定义千古流传.同样是当代大文学家的贾平凹,为自己的老师立传,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理理自己的“前理解”:作为一位大文学家的老师,那一定是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有着崇高可敬的人格,可能长的还仙风道骨的,即使是作家怀念自己儿时的老师,那也一定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如同秦汉大地般广袤厚实的农民师傅.文章可能告诉我们一些治学之道,写作之方,或者为人处事的千金方.这些便构成了我们的“期待视野”.可文章第一句,就让我们阅读“受挫”,所谓的“老师”,是一个三岁半的朋友的孩子.作家随即便做出解释“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然后再以多个实例,看似轻描淡写却身形兼备地为读者描绘了这样一个形象:他慈悲、无所畏惧、直奔事物本质、大义凛然、不自欺欺人.令人信服地承认,真该拜他为师.在这几个实例中,作家其实处处都在用对比手法,以孙和周围的成人世界的种种进行对比,这些又都是通过同处成人世界我的眼睛观察到的,然后再以我的自省和反思,对孙的可贵言行进行点睛.这样通过我,将两个世界链接起来,突显了差异与不同.孙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他的言行活动起来.作家在描写他的行动,简洁扼要,白描手法寥寥数笔跃然纸上:唱国歌时,不顾旁人双手打起节拍;遇人打架,立于中间大声喝止等等,还有就是细节描写,充满童趣.这些言行的描写在文墨比例上看,仅仅占全文的一半左右,此后便是我的深思和议论和抒情.但二者当然都不可少,没有生动的描写,我的感叹无从生发;没有作家的点睛议论,不足以让人信服.其次,作者的评论总能抓住本质,深衷浅貌,言近旨远,让人掩卷深思.此外,文章在用词也很有特色.比如 孙拒绝老师给他摘花,作家的评论用了“慈悲”,慈悲总让人想起普度众生的菩萨,大善人;而作家在一个小孩身上用慈悲,让小孩子似乎一下子有了一种神性的光辉,也使句子有了内在的张力,让人回味.正如当老师不能只是以小认大,慈悲也非菩萨、大善人,一花一世界,善待一花一草又何尝不是慈悲呢?同样,在小孩子身上使用“大气派”“大义凛然”等词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只有能保持一颗童心,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敬畏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至人,上人,大人.明清时期的李卓吾,在理学伪风盛行桎梏人性的时代,同样振聋发聩地喊出“童心说”.他认为童心生而有之,而道理闻见却蒙蔽了我们自然的本性.文章中,三岁半孙涵博,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一颗赤子童心的孩童.所作所为,都是自然天性使然,好不顾及旁人目光,敢作敢为毫无伪饰,再加上天性慈悲善良,才使得他有着一直让成年人汗颜的光芒,让作家觉得卑劣和羞耻.但,能进行自省的似乎就是有着敏感心灵的作家,而“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此外,让人不得不感慨的是,多少虚伪造作的成年人,在他们三岁半的时候,也许也像孙涵博一样,有着一种神圣的光芒,而随着道理闻见的学习,光芒渐渐消退,心神渐渐被蒙蔽,变成了营营碌碌的面具人?当小孙涵博变成三十岁的时候,还能让我反省吗,他是否会嘲笑我的矫情,就像现在的许多人?不免多了几分感伤和怅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