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是怎么写的.我问的是四六骈.都要用四六为一组句吗?如果变化,有什么规矩.韵怎么变化.平仄是如何规定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23:33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2-25 10:32
赋是怎么写的.我问的是四六骈.都要用四六为一组句吗?如果变化,有什么规矩.韵怎么变化.平仄是如何规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2-25 11:09
并非一定四六为一组句,一般来说“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是由对仗来决定的.(1)四字句和四字句组成为上、下联相对,如所引上文中的“(未有)悬机巧緤,变奇文”.(按:对仗句的句首虚词或共有的句子成份②,不算在对仗之内,这里的“未有”二字是不算的.) (2)六字句和六字句组成上、下联相对,如所引上文中的“披千金之暂暖,弃百结之长寒”,“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绫之重”等就是.(3)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组成为上、下两个长联相对,如所引上文中的“白龟报主,终自无期;黄雀报恩,竟知何日”.(4)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组成上、下两个长联相对,所引上文中没有出现这一类的结构,其他骈文中如“前园后圃,从容丘壑之情;左琴右书,萧散烟霞之外”(杨暕《召王贞书》),“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等都是.(5)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组成上、下两个长联,如所引上文中的“对天山之积雪,尚得开衿;冒广厦之长风,犹当挥汗”.至于平仄,唐代以前的骈体文,是不讲平仄的,唐代以后,骈体文受诗律平仄规则的影响,在对仗的时候,不仅要求句法结构和词语意义上的相互对仗,还要求在字音上也要平仄相对,节奏点的要求更严格……等,但骈体文的平仄要求,还远没有近体诗的要求那么严,近体诗的平仄是一种格律上的要求,必须遵守,骈体文的平仄则相对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律,所以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的.至于声韵,骈体文可以分为有韵骈文和无韵骈文两类,凡用骈体写的赋、箴、铭、赞、颂、诔词等,一般都是有韵的,其他体裁一般是不用韵的.骈体文讲究平仄,是从齐、梁开始,而形成于盛唐.南齐沈约创“回声八病”之说,提倡诗文要“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互异”(见《南史·陆厥传》,这里所说的“浮声”和“切响”,“轻”和“重”,指的就是后世所谓的平声和仄声.但由于当时这种声调说还只是初创,因此用起来并不严格.到了唐代,随着具有严密格律的“律诗”的出现,骈体文在平仄格律的要求上,也日趋严格了.骈体文运用平仄的规律,跟“律诗”中的律句大致相同,即要求在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中,平节和仄节相反(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25 12:13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