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说中原都是指哪些地方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21:39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11-12 11:42
古代说中原都是指哪些地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11-12 12:27
中原,不只是中国历史的发祥地,它还是中国思想的发祥地,它曾先后孕育了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这样的思想大家;中原,它亦是历代文化及文学的产生和集结地,它产生了最早的《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以及“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等,中原,它曾产生过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元结、刘禹锡、贾谊、司马光等诗文冠天下的诗人和文学家,它更是风骨刚劲、俊朗浑阔、以曹氏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的集结地。中原,它北有王屋,中有龙门,南有瓷玉,它有伏羲女娲,轩辕黄帝,它有传说中的《洛书》,现实中的《封神》、《周易》,它是历史的,文化的,思想的,它是厚朴的,滞重的,底蕴的。

中原,它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是“东门之栗,有践家室”的,是“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是“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是“溱与洧,方涣涣兮,浏其清兮”的;中原,它是“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它是“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它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它是“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它是“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中原,它亦是“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是“四气代谢,悬景运周”,是“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是“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是“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中原,它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接过渡地带,北连莽莽北国,南接郁郁江南,它既有北国的性格,又有南国的特征,它既是雄浑的、刚硬的、苍莽的,又是灵秀的、温润的、内敛的。中原,它被神奇的造物分为了东西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它既有西部的或雄浑或苍郁或灵秀的连绵山脉,又有东部的平坦开阔、茫茫无边、不知何终的大平原。它的西部山脉,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山系高拔陡峭,森林茂密苍莽,山泉丁冬,潭水幽深,谷地蜿蜒,山岚笼罩;它的东部平原,平坦辽阔,茫无边际,不知所终,春来麦浪翻滚,秋去物归寂然,之间杂以村落点点,阡陌纵横,林荫遮途,偶尔犬吠鸡鸣,楝花簌簌落地,便是日深春暮了。

中原,它处于季风南来北往、互相交错之地,因而它绝对是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日月分配,不多不少,2月必春来,大地湿润,繁花遍野,春水汤汤,11月必冬至,草木落地,万物寂然,白雪飘飘。它的春天不同于北国的峭冷、刚硬,也不同于南方的热烈、柔媚,它的春天是柔中带刚的,是刚中含着温润的,是润中透出干净的,是净中带着清纯、明亮的;它的冬日也不同于北国的万里冰封,终冬不化,不同于南方的温和依旧,不见雪影,它的冬日是冷冽中时有温和的,虽雪飘而有度,虽冰封而有融,若有那雪后云散,天空湛蓝,树开白花,大地一色,便是晴日映白雪了。

中原,它是山川云布的,它的西部群山云集,北有太行雄浑硬朗,中有嵩山、崤山、熊耳沉稳苍翠,南有伏牛、桐柏、大别灵秀、温润、郁郁苍苍;它的河流多源发山中,北有淇水、卫水、沁河,中有伊、洛、汝、颍、沙,南有淅川、泌水、淮河,滔滔汤汤,蜿蜒百里千里,汇入东南,到了那春望夏盛,但见那河水滔滔,满岸绕堤,穿山过桥,势不可挡,而到了那秋日云淡,河面宽阔,映空照云,平静流淌,若见有芦荻荡荡,水鸟落寞,便是河水明净地绕过了田野村落。

中原,它是树木遍布,苍翠碧绿的,城中树木夹道,映楼罩屋,城外田野广阔,处处林荫遮路,山坡山谷,路旁道边,河塘池岸,村里村外,无处不栽树,无处不见树,站在田野上往远处的村庄望,不见房屋,但见黑黑的一片,那黑黑的一片便是村庄了,因为树木笼罩,所以远望去便是黑黑的一片了。中原,它的西部群山多生油桐、杜鹃、杏树、栗和椴、楸与槭、以及山榉与杉木,每到春天,连山苍翠,花开坡谷,群山烂漫;它的东部平原则遍种白杨、桐木、刚槐柔柳、红桃白梨、粉杏紫楝,三四月间,城里城外,村野庭院,繁花盛开,蕾蕊满枝,红似烟霞,白似瑞雪,粉如轻云,紫如气岚,远望去,村村花如锦,户户笼花烟。而到了那处处白杨遮荫,迎风喧响,柳絮穿街舞墙,漫天飘荡,便是花落春尽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1-12 13:33
中原,在中国古语和汉语的史料和典籍中有以下含义:

一是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相对于边疆地区的对应区域的称呼即中土、中州。
狭义上,指河南一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古代豫州被视为天下中心。《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或指黄河流域。《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千,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漫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