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23:39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1-02 06:3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①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②。儒惭而去。中官过者③,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④。”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③中官:宦官。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明史》)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泣谢,从之      谢:感谢B.师儒竞劝        劝:鼓励C.继宗榜曰        榜:告示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遗:赠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上已知其人矣  吾其还也B.儒惭而去  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C.御史杖人至死者  今者项庄拔剑舞D.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下列句中加粗字所指代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是同一人的一项是[  ]A.儒不能难,心甚衔之B.入觐,汪直欲见之C.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D.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清廉刚正”的一组是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②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③继宗察其非盗,竟辩出之④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⑤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⑥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出一种悯民爱民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1-02 08:01
答案:C;B;D;C;D解析:  1.C榜,张榜告示。  2.修饰。A这个人;助词,表婉商语气。C助词,构成者字词组;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D应该,就是;就(要)。  3.D“竟辨出之”的“之”指张文。  4.C①③表现的是杨继宗的“悯民”和“明察”。  5.D这句话是汪直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朝政的批评。  参考译文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当时狱囚病死较多,杨继宗按时为他们提供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杨继宗又善于辩明疑案。河间府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押送京师,途中强盗逃走了。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处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由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张文带着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了。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杨继宗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他又大力兴办社学,并规定凡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罚他们的父兄。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惭愧而去。有太监经过嘉兴时,杨继宗送给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中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凭证。”太监们吓得咋舌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入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01-02 08:34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