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孩子如何与父母沟通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0:54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4-03 11:54
孩子如何与父母沟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3 12:57
这事主要看父母,父母如果不存在想要与孩子沟通的意愿,也不想有与孩子沟通的行为的话,孩子做什么都没多大意义~!
毕竟在中国的传统里,父母的惯例是要端着长辈的姿态的,很多家长到现在依然遵奉这样的信条,所以你想从父母本身那里突破是很难的~!但是运气好的话,也有别的迂回办法~!加入你有和你关系非常好,而且在你父母面前又很有权威的隔代长辈的话,那你就有希望了~!你要想办法让你的爷爷奶奶为了你改变和他的子女的相处模式,如果效果好的话,父母对你的态度也就会有相应的改善的~!

与父母做朋友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成功的不多,因为朋友是个平等概念,起码得父母和你都有这样的想法才有实施的可能性,即使两个身份平等的人,只要一个没有做朋友的想法,这两个人也依然做不成朋友滴~!所以如果父母是强调尊严身份的性格,那你就别打这方面的主意了~!你还是采取示弱的态度,还能相对得到父母的欢心,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分次分批地提出你的个人愿望,那样还是有机会达到一定的沟通的~!
亲子关系是没得选的事,所以也不必为此耿耿于怀,沟通好的是运气好,沟通不了其实说到底也是世间常态~!对中国的传统父母来讲,千孝不如一顺呀~!对于沟通不良的父母,子女千万不要把你的想法随时随地挂在嘴上,这样的行为在你父母看来不是你在跟他们讨论一个道理,而是一种不孝的外在表达~!你还是多数时候顺着他们,让他们觉得你是孝的,慢慢时间久了,他们才会在对你的整体评价提高到:"这孩子孝顺倒还是孝顺的"时候,你再偶尔地和他们讨论讨论你觉得他们可以改善的地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4-03 14:59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八、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九、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勿以亲友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你怎样才能赶上人家啊?”“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人。

  • 2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4-03 13:29
......我也是儿子,我知道我爸妈说的每句话我都会听,就算父母说的不对我也听,有的时候我也顶撞父母几句,说父母那里说错了。我想首先不能让父母伤心,作为子女听父母的话是应该的,即便是错的也要听完,实施不实施还是看自己。子女和父母不是同代人,在语言沟通上肯定有代沟,子女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是最了解的。其实,父母说什么话,子女就听着,实施不实施还是看自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