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学好语文 作文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4:43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02-22 11:30
要600字左右的,最好是一个中学生写的,文章要连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2-22 12:38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书写和作文。

在书写方面,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要求:作文一类卷书写美观,二类卷书写工整清楚,三类卷比较工整清楚,四类卷书写潦草。高考从2005年开始,山东单独命题,语文实行网上阅卷。这就对书写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无论是高考考纲还是山东语文网上阅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必须把字写好。

退一步说,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美观的程度,也不现实,但是书写工整清楚,避免潦草,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也许有人拿“写工整了会影响答题速度”之类的话来给自己的书写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认真书写的最初阶段,它是会对你的答题速度有一点影响的。可是我们总不能因为还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疗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书写不过关会影响到语文成绩,我们又怎么敢不去重视呢?

其实,要做到书写工整并不难。我们的汉字是方块字。这句话对我们就是一个启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动心思。你的字写得横平竖直了吗?你的字左上角与左下角、右上角与右下角在一条线了吗?还没有?那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吧。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你自己写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认了,你都不敢相信你会写得这么好了。

再说作文的问题。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在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写好作文总结为两句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时,很好地解决了“动之以情”的问题,写成议论文时,很好地解决了“晓之以理”的问题,那么你的作文问题也就解决了。

够交代清楚,也只能是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不仅内容不厚实,而且还缺乏生动性,不可能“以情动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则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语文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读就是要去获取知识,去欣赏。语文这门艺术,而说与写则是我们对语文的体现,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样,我校就更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多写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2-22 15:26
如何写好作文? 记叙文之四段式加强描述法 一、「择要深入」:仔细描写人、事、物,而不是提一下而已;与草草的提一大堆事物,不如精细的描写几样就好。例如说别人胖,就别提他头发很长这些不相关的事。 二、「善用比喻」: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嘴巴所吃到的、皮肤所接触到的、心所感觉到的,用「……好像什麼……」的方式,来取代呆板的直述。例如,「他很高。」不改成「他那过人的身高,几乎要摩擦天花板,再长的床都不够大,简直是个人形高塔。」 三、「成语俗话」:可以丰富文章。适时的加入成语或者俗话,有画龙点睛之效,当然切记不要太过火,整篇引用个没完没了,而能在文中加入成语的方法无它,就是勤背成语、俗话、名人语录、静思语、诗词等等。 四、「善用举例」:说明了一大堆,不如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例如:形容完小明是多麼多麼会吃之后,马上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和小明吃完晚餐后,一起去逛夜市,不料他竟又吃了三盘臭豆腐、一碗猪血汤、一杯绿豆沙、一包鸡蛋糕……。天啊!回到他家,他妈妈问要不要吃消夜,他竟然点点头说:『好好好……,我又饿了!』」 这样一来,文章肯定生动有趣多了! 论说文之说明型三段论 一、说明型的论说文的特徵,就是在说明题目是什麼,以「我的烦恼」为例,就是说明自己的烦恼是什麼。 二、说明型文章可以分成三大段:解题、说明、总结期望。 三、首段为解题,就是把题目概括性解释、举出例证、四方联想一下。以此题为例,就要说明一下什麼是「烦恼」、不同的人有什麼不同的烦恼、有了烦恼会有什麼影响等等。 四、次段为说明,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看法、经验、解决方法来深入说明,可以根据个人所见,分成几个项目来条列说明。以此题目为例,不妨细分几个小段来细说,细说之后,别忘了加入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例如: 「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弹钢琴了,每次练习的时候……,我想为了克服这个「音障」,我想只好……。(第一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其次是算数学的应用题,对我来说……。老师建议我……。(第二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最后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就是我的身高太矮了,已经是六年级的我,居然……。看了几次医生后,我决定……。(第三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五、最后一段,说说自己的想法、感觉,以及心中的期望。 论说文之实践型四段论 一、有关於孝顺的论说文,是中国小孩一定充满了又爱又恨的情绪,爱的是: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特於世界的一种社会制度,它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开端,也是社会分工的最佳示范;而恨的是:这种论说文是最容易流而千篇一律,最没有发挥的空间。但是这种很多人写到『臭酸』的题目,却没有多少人可以写得很好。 二、论说文最大的忌讳就是『言不由衷』,说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认为对的话,拼拼凑凑出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而是要动头脑思考,真的以自己的角度去构思。 三、实践四段论: (一)解题: 这个题目是什麼意思?需要我多做说明吗?古今中外的说法如何?有些什麼成语、俗话、典故? (二)反省: 这个题目一般人的现况如何,我自己的现况如何?有什麼古今中外比较好的例子吗? (三)策略: 这个题目要如何去实践它?我能做得到吗?能做些什麼? (四)期许: 这个题目我有什麼期望?有什麼感想?有什麼心底的话要说?可以引用谁的话来勉励自己,成为座右铭继续努力下去吗? 四、这种四段论法的文章,结构稳定而丰富,在大段与大段的连接上,如果加点巧思,就让人感觉侃侃而谈,再加上些历史上或典故的例子就更具可看性,但是临门一脚是什麼呢?就是要有『真心、真话、真情感』在背后支持著。
  • 2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2-22 14:27
代问阅读的题目基本涉及两个方向: 一是语文常识,如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是可以套用的,只要记住了,这一类的题目都只要往上扯就行,但扯也要有点水平,结合一下原文的内容。 二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这是前面的升华了。读 一篇阅读,你起码要掌握住它大致的行文脉络(结构形式)和中心思想,知道文章在讲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文章所讲的内容与它要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即表面与内在是一致的。先跟你讲了题目的两个考点,是为了让你对现代文阅读有个化繁为简的认知。那现在教你个比较速度的方法吧,你找几套卷子,把里面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题目分为以上所说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答案你不用自己总结了,去看你的高考复习资料吧,肯定有一堆关于表达方式,修辞,表达手法,论证手法的区分和总结的。第二个部分,你就讲那些题目的答案归纳一下,你肯定可以发现,答案表述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这得靠你自己了。 接下来说作文,这个是要求你有很强的语感和阅读面才能写好的。但高考在即,叫你去看什么书你也没那么多时间,叫你慢慢培养感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那你就在考试时,不要去尝试什么新奇了,求个稳定发挥就好。这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我是在找不出什么好的比喻了),凤头猪肚豹尾,漂亮的开头,充实的内容,有力的结尾,这是我小学老师就教给我的,很实用。但也不能太死板了。记住,考试作文,不管它什么话题还是题目,你要尽量写自己擅长的题材和题材。作文还有两大亮点是人人都可以比较容易得做到的,就是真情实感和旁征“小”引(原成语是旁征博引,但“博”很难做到)。真情实感就是尽量不要无病呻吟和做作,而多点引用能让文章显得有文学气。引用的来源根本就不用多费精力的,你平时背诵的古诗词,散文诗歌里的句子就可以拿来活用了。 还有要说的就是最后这几个月要给自己信心,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压力必须要有的,不要多),好好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事半功倍。 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知识面,二是发展思维加工能力。前者着眼于积累,后者着眼于训练。语文水平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背诵篇目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四句)为主,课外阅读量为100万至15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因而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特殊习惯,即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听话要养成专心、择要的习惯,说话要养成有序、得体的习惯,书写要养成规范、整洁、美观的习惯。写作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像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 3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22 12:53
我估计,写一大段你也没有兴趣去看,我的经验就是在你有空的时候多看看课外书,当然,不是现今流行的那些卡哇伊爱情校园小说,你可以挑一些有深度的书去看看,我个人就很喜欢七堇年和余光中,前者深沉中不失青春的箴言,后主更不必说,乃大家了,看的目的还是为了要记住,不求看的书多,只求你看一本书记住其中的内容,并与你以后的作文有机的结合,尝试看看,还是很有效的。 作文不像理科的内容,复习过后立即见效,坚持一段时间,写作会成为你的乐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