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白的"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是在哪里写的?淳安还是金华,还是别的地方?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4:21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04 08:27
要有依据啊孩稚们,不要随便搞两个字来骗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4-04 09:27
李白的"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是金华。

   【汉语词典】 五百滩:滩名,旧名磨船滩。在今浙江省金华市西南五里金华江中。古时相传舟行过此,需五百人牵挽方可渡,故得名。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之二:“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
   [前世·民间传说]
   诗意五百滩
   从金华地图上看,金华江从东向西呈“丫”字形穿过市区。金华江由义乌江和武义江汇合而成。两条江就像一见钟情的男女一样,逶迤而来,在燕尾洲交汇,在五百滩分流,情意缠绵,欲抱还羞,过市区最繁华处合为一体。五百滩就在这“男女”的怀抱之间,所以并不缺少浪漫和诗意。
   唐开元末年,李白到越中旧地重游。开元十四年,他曾陶醉于这里的山水。在他当时的心目中,“风景如画”四个字只有到这里才能真正领会得到。岁月如梭,李白此行心情却与上次大不相同,不免临流而叹,望海而愁。他写下《越中秋怀》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写这首诗后,李白遇见刚刚遇赦辗转到东阳的韦参军。韦参军是李白在长安结交的友人,因得罪朝廷被贬谪至海南一带。见面未及开口,已泪流满面,李白也为之潸然泪下。二人皆伤时感遇,觉仕途艰辛。随后,李白写下诗歌《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两首,其中有“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的句子。
   唐朝时,金华称东阳郡,韦参军调任金华,李白在诗中用“移东阳”,实是调任金华。据《读史方舆纪要》载:“磨船滩,滩磐亘甚大,舟行牵挽须五百人,然后可渡,故名五百滩(道光《金华县志》载)。五百滩,俗呼磨船滩”。在“五百滩”这一称谓未传开之前,此滩俗称磨船滩。意即此地岩石连片而坚硬,船只过往,船底与河中岩石碰擦,行船艰难,故称磨船滩。

   双溪春晓与双溪古渡
   古婺州名胜“双溪春晓”和“双溪古渡”就在五百滩。虽然今日已经难见昔日盛况,但我们不难通过古诗词发挥想象。
   寒冬一过,南来的风最先拂过五百滩,五百滩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春风最先吹绿五百滩的一草一木,随后,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碧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滩上,令人销魂。游人在这里游览赏景,文人墨客更是意气和诗兴齐发,一挥而就,乘着兴致将诗寄清风。
   今日的婺江上还有木船在行,在没有通济桥、城南桥之前,五百滩东是一个很重要的渡口,是从南边进城的必经之路。唐朝之前,渡口在五百滩下游处,南来北往的行人客商非渡船莫能过江。李白诗云:“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金华渡渡口南岸的埠头靠着老南市街那窄窄的街面。
   过金华渡,经五百滩以西江中与行船磨石而过,须要五百人在岸上拉纤方能行舟的历史在至正二年(1342)结束。元朝元统二年(1334),浙东宪使奏请营造通济桥,元朝至正初年出任婺州路总管陈不颜不花(蒙古人)组织实施,到元至正二年(1342),历经两年建成11石墩12孔木梁大桥,桥上有桥房64间。清嘉庆十四年(1809),金华知府严荣将木质通济桥改建成石质通济桥。

  ——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4-04 10:38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