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像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4:35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12-23 07:20
阅读下面的文字,下面题目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 ( )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2-23 07:36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解析: 【小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小题】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2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的。原文说“……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误解,而C项故意删掉了其中“鲜活”二字,语意大变。“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还“重读”什么呢?)? 【小题】 仔细对照第三段的相关文句可知本题前三项正确。与D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人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义有所改变,因而D项不正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1-12-23 09:00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