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A.扭转海上劣势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1 14:15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12-31 01:19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A.扭转海上劣势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2-31 02:15
C解析试题分析:“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6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但到1916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因此,ABD项说法正确,是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的目的,但不符合题意;美国是中立国,后以此为借口参战并加入协约国,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项。考点:一战的过程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同盟国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心在西线,先西后东。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双方速决战计划的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由速决战转为持久战。东线:俄奥交战,德军增援,俄军失利。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德国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第二阶段: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线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线战事,俄军节节败退。但德国因为战线的延长,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在东线转为阵地战。第三阶段: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同盟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形势逐渐对其不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12-31 02:35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