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所得的成语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11:25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3-05 14:31
形容所得的成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3-05 14:37
1.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2. 宝山空回 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3.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4.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5. 得不偿失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6.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7.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8. 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9. 鸡飞蛋打 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10. 窥豹一斑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1. 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12.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13. 人浮于事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4. 如获至宝 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15. 虚往实归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16. 一斑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 欲益反损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18. 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19. 作嫁衣裳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20. 百不获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21. 得不补失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22. 得不偿丧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23. 得不酬失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损失。
24. 得寸得尺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25. 卖文为生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26.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
27. 如获至珍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同“如获至宝”。
28. 入宝山而空回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29. 亡羊之叹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30. 以毛相马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31. 饮河鼹鼠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
32. 捉贼见赃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2. 宝山空回 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3.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4.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5. 得不偿失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6.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7.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8. 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9. 鸡飞蛋打 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10. 窥豹一斑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1. 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12.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13. 人浮于事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4. 如获至宝 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15. 虚往实归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16. 一斑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 欲益反损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18. 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19. 作嫁衣裳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20. 百不获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21. 得不补失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22. 得不偿丧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23. 得不酬失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损失。
24. 得寸得尺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25. 卖文为生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26.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
27. 如获至珍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同“如获至宝”。
28. 入宝山而空回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29. 亡羊之叹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30. 以毛相马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31. 饮河鼹鼠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
32. 捉贼见赃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05 17:02
罪有应得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uì yǒu yīng dé,指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 2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3-05 15:43
长江天堑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 典故: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成语出处: 《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大江东去 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典故: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南北 dà jiāng nán běi 成语典故: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典故: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成语出处: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其他可以用来形容长江的成语有: 波谲云诡 波涛汹涌 长风破浪 大风大浪 大江东去 大浪淘沙 浮花浪蕊 后浪推前浪 惊涛骇浪 汹涌澎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