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不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 董火胃《救荒活民书》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国家历来重视“积极培植自耕农”的原因和“自耕农这一阶层”却“经常分化”的原因。(4分)
(3)为什么“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 对小农经济都“尤为关注”,而封建政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4分)
(4)“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试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全程对该政策作简要评价。(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不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董火胃《救荒活民书》材料二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20:36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02-12 06:2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12 07:42
(答案→)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兼并之法” 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出现;“田制坏”指的是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2)注意材料信息“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承担者,但由于长期受到官府剥削,加上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原因,极易破产。(3)注意材料信息“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但是封建政府无法消除土地兼并,因为这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后果。(4)注意全面地、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封建社会前期,“稳定小农”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稳定小农”政策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2-12 07:52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