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2:54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1-03 02:51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而致残,但始终坚贞不屈。《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此时。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首诗中的动词运用妥帖传神,请你找出几个动词,并具体分析其中所表现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03 03:02
答案:略解析: 例如:摸索、触、滑、掠、轻抚、贴等动词。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这把诗人的爱、悲愤、痛苦等复杂心情具体而微妙地传达给了读者。人的手掌本是感觉最灵敏的部位,诗人说他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触”到祖国河水的微凉,江南嫩草的细软,由此读者也可“触”到作者敏感的心灵。而黄河的水杂着泥沙“滑”出指间,这样一种动感更表现出祖国与作者温润的情感交流。更动人的是,在那辽远的一角,诗人用残损手掌的全部力量,“‘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这是作者把整个心灵都“‘贴’在上面”,这样来表达诗人的痛苦和爱,既使人感到诗人受伤的心在跳动,更使诗人的情感具有可触摸到的形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03 03:33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