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课文讲述的是杨氏之子巧妙应对( )的故事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4 11:43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10-13 22:12
课文讲述的是杨氏之子巧妙应对( )的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10-13 22:43
【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在读中体味这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的情味,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之处,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 ,导入课题。 1. 刚才我们说到的语言称为文言,以文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2.读题,解题。 “氏”指对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称,“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那你就是——(指2个不同性别的学生回答。)(二)反复朗读,感悟添趣 1、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板书:文言文),文言文中每个字或词也许包含丰富的意思,在朗读上和白话文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试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用停顿线在文中做上记号。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句借助注释理解意思。(三)咬文嚼字,探究生趣1、这篇古文,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懂他们两人的话外之意了吗?2、小练笔:当然孔君平也绝非凡人,后来官至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国家的刑法,他知道低估了杨氏子了。如果你是孔君平,会夸怎么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子而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可以学着古人或现在我们说话的样子来写写他们之间的对话吗?课件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3、展示白话文和古文两组对话,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炼、简洁的特点。(四)熟读成诵,课外延趣1、熟读成诵。2、读《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两则。四、板书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使学生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之处。  10 杨氏之子(儿子)--------甚聪惠  △   孔 君平:此是君家果。 杨----杨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